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七章 波澜(1/2)

皇帝司马铭对重骑兵的庞大花费,再也清楚不过了。

肩高五尺的宝马良驹,如今的京城市面上,是买不到的。

好在西域商路打通。

朝廷已经陆续收到了七千多匹河曲马、汗血马。

算上御马监原本培育的宝马良驹。

御林军已经组建了五千重骑,却花掉了近二百万两银子。

光是战马和备马的花费,就超过一半。

这就是大晋的弱项。

辽国在战马一项上的花费微乎其微。

同样,铁甲和马铠,兵器、弓弩等装备方面。

辽国的成本也相对低一些。

为何如此?

因为辽国的上品铁矿石蕴藏量,比大晋多无数倍。

哪怕他们的炼铁技术相对落后,总成本也会降低。

所以,大晋组建五千重骑,不会比辽国一万铁浮图的造价低。

司马铭视若战略力量的重骑兵,还在紧张操练当中。

没想到,东宫的四千重骑已经投入战场,并取得了丰硕战果。

要是换在和平时期,司马飞燕拥有如此强横的军队。

足以让她老爹心生忌惮。

满朝文武也会想发设法地把东宫重骑没收掉。

可现在,辽国大军压境。

谁还顾得上这点?

要清算谋划,也得等战后吧?

灭敌两万,四千东宫重骑不损失惨重才怪呢。

真当辽人轻骑是纸糊的?一戳就破?

司马铭和兵部尚书魏长青可没那般天真。

不一会儿,有兵部负责检查首级的员外郎进殿汇报。

确定无伪。

可难就难在,除了某些首级有印信之外。

其他旗帜、盔甲、服饰等证据全无。

魏长青掐着胡子满脸遗憾。

“秦武啊,老夫相信你等不会隐瞒。”

“这些首级,肯定是辽军的各级军官。”

“可是……为何不把盔甲、兵器带回来?”

秦武昂然道。

“禀尚书大人。”

“杨长史说了,那些铁甲和精良武器送回来。”

“查验完毕,肯定会被束之高阁。”

“朝廷也不缺百多件辽军铁甲。”

“可滑州军需要啊!”

“他们很多人还穿着自制的猪皮、马匹皮甲呢。”

“百步外都防不住轻箭。”

这句话,让朝堂上不少人惭愧地低下头。

备战好几个月了。

连前线军队的兵备都没凑齐。

至少每人得装备一件上好的牛皮甲吧?

可能他们不知道的是。

连滑州军原本的铁甲都被抽回来二百余套呢。

司马铭不想过多讨论这件事,太丢人了。

“如今条件艰苦,将士们依然敢战,愿战!”

“朕心甚慰呐!”

“秦武,你先带队回去。”

“朝廷的封赏,会发到飞燕城的。”

秦武不在乎什么封赏。

真想要钱,那两万余辽人分尸体上的钱财会少?

他们当时可劫掠了一个半县了。

随便私藏一些,搜集起来都有十万以上的金银财宝。

可杨辰大手一挥,送给滑州军了。

众将士也没什么意见。

他们的想法很单纯。

只要能吃饱喝足,有最好的战马、甲胄、兵器。

能上战场杀敌就行。

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而已。

很多人的亲眷都没了,单兵独将的。

没准儿,那天就战死了。

留着钱财有何用?

秦武躬身道。

“谢陛下!”

报捷之事,并不会因为秦武走了就结束了。

大臣们心中想法各异。

东宫的武力如此强大了么?

前有皇叔司马锐在南方自行其是。

拥兵几十万,屡召不回。

司马飞燕会不会成为下一个?

更可怕的在于,飞燕城距离封丘只有几十里。

可现在大敌当前,明智的人也不会站出来乱说。

皇家的事情岂能随意置喙?

稍有不慎,就会引火烧身的。

秦武前脚刚走,有大汉将军进殿禀报。

“陛下,滑州密探急迅!”

司马铭心中一沉。

难道?

三万班军乡兵据城而守。

还有张叔平这般的干才,岳正风那样的良将。

竟然一天都没守住?

也不是没可能。

据查,白马渡过江的辽军,高达二十万之巨。

人家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