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三)(2/2)



“十一叔,咱今儿不论公事,就说私情,他是我父亲,轻骑简装冒冒失失的跑到上庸来,是不是儿戏了。”蒙靖言完全没有放过蒙琰的意思。

“呃,七哥,这事儿确实是你做的不对。”蒙焕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说了你还有母妃,你前脚走,她后脚就跑到长沙去,干嘛啊?!还有点为人父母的自觉吗?”蒙靖言越说越来劲。

蒙琰此刻脸上已经挂不住了,脸都涨成猪肝色了,已经在发飙的边缘了,蒙焕见状赶紧打圆场说道:“蒙参赞!王爷已经抵达上庸,征伐汉中在即,你要以公事为重!”

蒙靖言一愣,而后十分不情愿的抱拳道:“标下谨遵辅帅之命!”说完转身就走,走之前还剜了蒙琰一眼。

蒙琰都快爆炸了,景沐递过来一杯水给他压惊,他一饮而尽,而后冲着蒙焕说道:“气死老子了!”

“七哥,稍安,孩子也是心疼你。”蒙焕只能尽力安抚。

蒙琰缓了好一会儿,平复了情绪,说道:“邓昂他们到哪了?还有周策,我人都到上庸城了,都不过来见我?!”

殃及池鱼的事情在蒙焕这是不会发生的,邓昂也好,周策也好,现在都在自己的大帐中等待召见。

“七哥,他们早就到了,是我不让他们过来的。”蒙焕笑着说道。

这是给蒙琰台阶下,蒙琰整理了一下情绪说道:“晚点再召集众将,先让他们两个过来,说说你们的计划。”

蒙焕冲着景沐使了个眼色,人精一样的景沐赶紧溜出去叫邓昂和周策过来,在他们两个过来之前蒙焕简单的把事情和蒙琰说了一遍。

两人刚到,邓昂还好,跟在蒙琰身边一段时间,还算熟悉蒙琰的脾性,周策就不行了,腿肚子都打转,蒙婉姝的事情已经让他成了西府的勇士了,即便他万分不愿意。

“邓昂,听说你更偏向走褒斜道,取南郑?”蒙琰没有寒暄直接问道。

邓昂一个晃神,赶紧回答道:“王爷,褒斜道对我军出兵更有利,走汉阴容易被夹击。”

“你觉得我来错了?”蒙琰质疑道。

邓昂开始紧张了,不知道怎么回答,周策硬着头皮上前说道:“王爷,洛辰在汉中地带的兵马主要分布在南郑、汉阴还有蓝田附近,汉中是杨氏经营多年的地方,蓝田的兵力部署是对付西京的,而南郑和汉阴的兵力是完全面对我们的,所以末将认为不管走褒斜道还是走汉江水路都不容易。”

蒙琰听完后直视周策,半盏茶的功夫,整个大帐内充斥着压力,不是蒙琰施展九宸功,而是来自于上位者的霸气,突然蒙琰一笑,打破紧张的气氛,说道:“你小子说的不错,不过也是个和稀泥的,怎么打还是没有定论。”

“如果能切断南郑和汉阴的联系,不管走哪条道我们都不会太吃亏。”蒙焕若有所思的说道。

蒙琰站起身来在地图上指画着,最后右手食指定在了西乡上,说道:“汉中之战的关键不在南郑和汉阴,而在西乡,如果杨氏够聪明,西乡必定是他们的粮草大营和中转之地。”

众人顺着蒙琰的手指看去,详细的看了一会儿,周策率先说道:“的确,西乡就在汉江水道上,而且背靠子午山,是一个绝妙的地方,而且又不显眼,在这里屯粮聚兵上上策。”

“不错,这个地方像根鱼刺一样卡着,我怎么就没发现呢?”蒙焕喃喃道。

“景沐,去把明鉴司的莫更喊过来,这几年他活的太滋润了。”蒙琰立刻有了想法。

莫更本来还在京山好好的研究南阳和洛辰的事情,就被一个令牌弄到了上庸,一路上忐忑不安,王爷抵达上庸自己不知道就算了,而且好像王爷的目标根本不在南阳方面,汉中的情报这些年做的一直不怎么样,一是杨氏在汉中根深蒂固的影响,二是汉中百姓一向排外的厉害,自己派去的人很难融入其中,不得以都化作武当道士去汉中求道的方法才安插了几颗钉子。

“莫更,西乡的情报有没有?”蒙焕不想临近大战去得罪明鉴司的人,在蒙琰发火之前赶紧问道。

莫更看了一眼脸色铁青的蒙琰,而后给了蒙焕感激的一眼说道:“西乡是汉中粮道,水陆交通便利,一直以来都是杨氏的粮仓所在。”

“多少守军?是谁在驻守?有没有别的密道可以抵达西乡?”蒙琰一连三问。

莫更当即下跪不语,这三个问题他一个都答不上来。

蒙琰眉头一动,冷冷的说道:“规矩你懂,自己去领罚吧,给你三天时间,给我摸清楚西乡所有的情况。”

莫更的汗如雨下,应诺退出。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