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六章 巧合还是故意(1/2)

潼关是军城,军城实行军法,没有滋生商业的土壤。

所以,大唐四面八方的货物,还有转运的大船,就全都聚集在了风陵渡这个水上要道的大渡口。

站在风陵渡口,李承乾张拯一行人就算是踏入了蒲州的土地。

蒲州属于河东道,乃是关中的东大门,关系到大唐中央所在关中地区与河东、河北邻区的密切联系。

在大唐前期,作为“京邑所资”的河东地区。

就其经济力量与实践功能而言,当指山西中南部的黄河流域及其支流所在的蒲、晋、绛、汾诸州。

其中,蒲州的特殊重要性还在于,它是黄河以北尤其是河东道与河北道租税物进入关中的重要通道。

所以,蒲州的重要性对于整个大唐而已,自然不用多说。

待将士们缓和了一下坐船留下的后遗症。

李承乾便下令继续赶路。

蒲州虽然重要,也是属于河东道境内,却不是他和张拯此行的目的地。

既然度过了黄河,那径直前往晋阳才是正理。

李承乾继续坐马车,张拯依旧选择骑马伴驾。

在风陵渡口补充了一些清水,队伍便继续启程。

照李承乾说的,不入晋阳不进城。

所以将士们想要修整,只能加快赶路的速度。

出了风陵渡,道路就没有在关中时好走了。

即便是官道,也不再像关中那般平整宽阔。

马车在坑坑洼洼的官道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可想而知,坐在马车里的李承乾是何等的颠簸。

张拯忍不住为自己的机智决定点了个赞。

出了风陵渡之后,常言就消失了一会儿。

不过常言对于全军将士而言,只不过是一个阉人而已。

包括李承乾,也不会去在意常言的行踪,只需要自己需要他时,常言能出现在身边就行。

当然,这些人中,不包括张拯。

张拯自潼关之时就一直在留意着常言。

在船上说的那些话,一半是说给李承乾听。

另一半,也是说给常言听的。

没一会儿,消失的常言又回到了李承乾的马车旁,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似的。

张拯也不点破他,有常言这么个人在队伍里,对张拯来说,好处大于坏处。

张拯可以想象得到,用不了多久,自己在船上说的那些话。

包括出京以来的一举一动,都会一字不漏的摆在李世民的案头。

而这,也是张拯的目的之一。

张拯才不信,以李世民那种恨不得把全天下的好东西都搂进怀里的性格,会对张拯的这些话无动于衷。

哪怕这些都是假的,是两个小孩子的玩笑之语。

让李世民去探探路也好,虽然未必有用。

至少能为将来李承乾打一点基础。

……

在马车中颠簸了半个时辰的李承乾,最终还是妥协了。

一匹枣红色的高头骏马,就是李承乾的坐骑。

两人骑马走在队伍中间,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没营养的废话。

自然进入河东境内,随行的军士们精神就高度紧绷起来。

现在已经算是踏入了太原王氏的势力范围。

依照皇权与世家的冲突来看,随时有可能出现危险,由不得他们不紧张。

天气很热,道路两旁看不见绿植。

入眼尽是萧条,便参天的大树,树叶树皮也被蝗虫啃食殆尽。

虽然已是九月,老天爷却完全没有要降温的意思。

随行的邹国公府大厨为两人奉上了一些消暑的奶酪。

李承乾和张拯从小都算得上弓马娴熟,便信马由缰,端着奶酪一边吃一边说话。

李承乾的队伍前方不远处,一支百人的队伍自另一条官道驶来。

两支队伍,就这么在两条官道的交汇处相遇。

李承乾和张拯看清楚了驶来的队伍,没有打出商队的旗帜,也没有打出其他旗帜。

但是车队规格却不低,上百人的家丁护院护卫着两辆马车。

从表面上看来,应该是哪个高门大户的车队。

“去,让他们往后退一些,不要冲撞了太子殿下的銮驾。”

紧紧护卫在李承乾身旁的段恒朝太子亲卫的将士吩咐道。

这些小事自然不用李承乾和张拯操心,段恒下令,便将士领命而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我真的是一个好老公 快穿大佬在线逆袭 重伤车祸,老婆在演唱会表白白月光 浪逐天下 网游之最强传说 我和女神们的荒岛生涯 我的小卖部能连接异次元 三春白雪归青冢 托塔李天王 修仙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