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52章 返回南阳,择黄道吉日,登基称帝!(2/4)

支撑起来,殿下势必会下诏,招收天下奇才入新朝,但其能力如何,有待商榷。”

“其次,殿下在南阳针对孔家的事情,如今已然传遍天下,对南阳士族的筛选梳理工作,想必殿下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但如何真正站起来,摆脱对世家的依赖,仍是巨大的挑战。”

“民生、军事、南阳内部及外方关系等,这些影响新朝稳定的因素,全部要考虑到位,而且要尽快付诸实践才行。”

“再者......”

“......”

巴拉巴拉。

戏贤不开口则已,一开口便是七、八条隐患,而且条条直冲要害,有理有据,给人一种岌岌可危,即将要死的感觉。

如果不是军师联盟把桩桩件件事情考虑齐全,此刻的刘辨或许真的会绷不住,新朝建立固然好,但盖楼这种事情,乃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学科,岂是那么容易办到的。

不过......

从戏贤的分析过程判断,倒是印证了专家对于此人完美型人格的判断,思考问题的确是非常全面,而且条理清晰,由浅入深,杂而不乱,非是寻常人可以掌控。

与此同时,刘辨同样明白了为何,荀彧要率先举荐此人,因为戏志才绝对是个全面手,在任何的创业型公司前期,这样的人都堪称宝贝。

荀彧不单单是给自己举荐人才,更是在为他寻求助手!

毕竟,即便是王佐之才,个人的精力同样有限。

他能以一己之力,支撑下整个军营的各项任务,的确是亚历山大。

可怜的荀彧。3

呼—

刘辨长出了口气,饶有兴致地点点头,转而望向郭嘉:“奉孝,那你呢?你对目前新朝,可有何看法,以及建议意见?”

郭嘉瞥了眼戏志才,叹口气:“殿下,志才之言已经非常全面,嘉没有补充,不过对于内忧外患,嘉倒是略微感兴趣,而且有些想法。”

刘辨摆手示意:“奉孝可畅所欲言,不必拘束。”

郭嘉颔首,轻声道:“诚如志才所言,新朝初建,样样需要完善,普天之下所有诸侯、世家,全部盯着殿下接下来的动作,甚至想要分一杯羹。”

“而对于董卓等人来说,这更是一次深入渗透新朝的绝佳机会,不论是民生、军事、朝廷官员等,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机会。”

“韩非子曾言: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炽焚!当殿下集中精力组建新朝,展开各项工作时,当需防范从暗中伸来的毒手。”

“在下以为......”

言至于此,郭嘉揖了一揖,朗声言道:“随同殿下新朝的组建,刺奸工作同样不容忽视,此刻专以对内,而在渡过安稳期,可转向外,继续发挥作用。”

难以想象。

郭嘉对自己的考虑与安排,居然跟军师联盟的专家,一模一样。

看来其对自己的能力,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同样有明确的目标。

刘辨饶有兴致地点点头,目光扫过二人,绽出一抹会心的笑容:“孤能得志才、奉孝二人相助,又何愁不能中兴汉室,再造朗朗乾坤。”

二人赶忙作揖行礼:“戏贤(郭嘉),必为新朝效死命!”

刘辨亲手搀扶起二人:“快快请起,咱们现在便回南阳,开创新朝大业。”

二人欣喜:“喏。”

马车返回渡口。

众人上船,继续商议军国大事。

戏志才在得知刘辨为新朝做出的努力,尤其看到枣祗研习《农耕要略》时,越发得对弘农王敬佩起来。

要知道,自己思考这些问题,可是花了很长时间,才得出一番结论,可谁能想到,弘农王已经开始针对这些问题,做前期准备工作。

难以想象。

弘农王今年才15岁!

此前,戏志才还对荀彧信上提及的弘农王心存疑惑,毕竟一个15岁的孩子而已,心思又能缜密到什么程度?

可谁能想到。

如今在得知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以后,戏志才是彻底的心服口服,甚至有种相见恨晚,势必要抓住接下来的每一段时光,奋发努力的冲动!

“文若,你说得没错,殿下的确是难得一见的中兴之主。”

“等你与殿下相处时间久了,这种感觉会更深。”

“恩,我相信你。”

“......”

乘船抵达颖阳。

曹操早已备好快马等待。

得知南阳孔氏已经伏法,刘辨等人快马加鞭,直奔南阳。

数日后,刘辨等人回到宛城。

太守府。

刘辨端坐上首,其下一干文武分列两旁。

太守唐瑁横出一步,欠身拱手:“殿下,孔氏已经伏法,目前全员关押在天牢中,其下资产已经全部查封。”

旋即。

一旁唐翔递上一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