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亲自前往(1/2)
堂堂太子主动请缨前去蜀中,这话一出口,皇帝先惊呆了。大赵朝历代以来,可从没有太子亲自去赈灾的先例。>
大赵皇室子嗣艰难,皇子都宝贝的不得了,能当太子的更没几个,哪里还敢让太子离开京城?>
自打宋昱宬封了太子后,入朝听政处处用心、谦逊又勤奋,很得皇帝喜欢,如今大半的奏折实际上都是宋昱宬帮着批阅,深受皇帝倚重。>
皇帝哪里肯让宋昱宬离京去蜀中?此一去路途遥远,万一路上出点儿什么意外,皇帝上哪儿找这么出色的继承人去?>
皇帝刚要开口反对,结果史明远却率先开口了,“官家,太子殿下一心为国分忧,孝心可嘉。>
川蜀之地至关重要、民风又彪悍,此次地龙翻身造成严重灾情,若赈济不得法,很容易引起民变,朝廷确实应该派人前往监管赈济。>
若是太子殿下能亲自前去,川蜀之地的百姓感受到朝廷的诚意,必定对朝廷对太子殿下感恩戴德,此举可安稳民心。”>
“如今边关陈兵三四十万与女真交战,淮东、淮西、江东、两浙、京西各路数十个府、州、县都牵扯其中,举国之力都在淮河沿线,此时若川蜀出事,必成大患。>
太子殿下一心为国,为天下百姓着想,实在难得,官家理应高兴才是。”>
史明远一改之前总与宋昱宬唱反调的态度,这一次倒是帮着宋昱宬说话。>
而且他一开口就是边关形势、朝廷大局、民心归向,让皇帝想拒绝都无话可说,难道皇帝能说,我心疼儿子,不想让他去蜀中么?>
史明远这一开口,场面立即扭转,不少官员纷纷附和,全都赞同宋昱宬前去蜀中赈灾安定民心。>
见此情形,皇帝原本想说的话只能硬生生咽下去,他看了看宋昱宬,“宬儿,你真的要去蜀中?”>
“是,父皇放心,儿臣定然竭尽全力,安定蜀中局势,让朝廷可安心北伐,无后顾之忧。”>
宋昱宬是北伐的坚决支持者,这一次边关形势大好,白家父子率领三十万大军,锐不可当,若不趁此机会横扫北境收复故土,以后怕是没这个机会了。>
朝廷要安心北伐,内部就不能出乱子,这也是宋昱宬执意前往蜀中的原因。>
蜀中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一旦蜀中发生动乱,给女真可乘之机,那后果不堪设想,他必须亲自去坐镇守着才行。>
太子执意要去蜀中,满朝文武有大半也都支持,还说的有理有据,皇帝能怎么办?只能同意了。>
于是立即命人草拟旨意,派太子宋昱宬前往蜀中赈济救灾、安定百姓,所到之处各府、州、县必须全力配合,不得有半丝延误。>
另外,皇帝派了五百禁卫保护太子,明日一早便启程前往蜀中。>
宋昱宬领旨后出了皇宫,先是去三司跟三司的官员做了一番交涉,然后回太子府安排了出行事宜,接着便去白府找白梦瑾,同白梦瑾辞行。>
白梦瑾这时候也听说了宋昱宬要前去蜀中的消息,不由得有些担心。>
“你这次太冲动了,史相那个人怎么可能会为你说话?他肯定在打什么坏主意呢。>
这次出门一定要当心,府里的护卫多带几个,禁卫里鱼龙混杂,谁也不清楚背后都是谁的人。”>
“这样,你先带着人快马奔赴蜀中,我在京中筹备些赈灾的物资,尤其是药材什么的,稍后我也带人赶过去。”>
陈忠叫走宋昱宬后,白梦瑾立即派人去安远侯府打听消息。>
安远侯孟次山的三弟,也就是白梦瑾的三舅舅孟岐山正是成都府知事,兼成都府路经略使。>
孟岐山的夫人和儿女去年入京,孟九郎去年秋天参加省试夺了魁首,今年三月的会试又独占鳌头被皇帝点了状元。>
孟十一娘去年冬天出嫁,前阵子传出喜讯说是怀孕了。>
孟三夫人安氏原本想着儿子中进士后便返回蜀中呢,结果因为闺女有喜,不得不耽误一些时日,想着等十一娘胎像安慰了再回去。>
不想安氏这还没动身呢,蜀中便发生了地震。>
蜀中地震往朝廷送信,孟岐山也肯定会派人往安远侯府送信,白梦瑾派人过去打听了,说是情况很严重。>
地震属于大型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非常严重,别说是现在了,就是白梦瑾前世那么先进的条件,救灾都十分困难。>
而别的物资都好说,唯独这精通医术的郎中,还有各种药材不好办。>
所以白梦瑾才说,让宋昱宬快马加鞭先去蜀中查看情况,制定救灾具体方案。>
她晚几日出发,就是想在京城多筹备些物资,再带上惠民署的那些徒弟,一同前去蜀中。>
宋昱宬听了白梦瑾的话,叹口气,“对不住,又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旅法师之我的位面战争
长风万里尽汉歌
甜蜜骗局:穆总媳妇有点皮
TFboys十年,唯你不负
文娱兵王
未来修仙时代
回到八零当锦鲤
天才萌宝毒医娘亲
美漫之血清
唐朝好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