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34章.民用审核(2/2)

虽然依旧有人骂李维是豺狼般的伪善,但至少不是以前一边倒的抵制了。

如果李维是做的正规企业,面对这样的抵制,早就麻烦缠身了。但是李维作为军火商,压根儿就不会考虑普通人会不会反感自己的产品,别人都有枪,你有本事你别买啊。态度恶劣总结成一句话就是:爱买买不买滚。

李维现在的重心都放在了军用市场上,民用的话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就行。

“不过还真是难得啊,你竟然会专门提醒我副产品的事情,里面有什么值得重视的东西吗?”李维感觉自己可能是有din当局者迷了,见惯了超出这个时代正常水平的黑科技后,面对这些零零碎碎的意外产物,根本就没什么感觉。

也许自己是真的漏掉了什么吧,毕竟没有自己的命令,这些成果都是被专门的存放起来,然后等民用分部过来进行评测,决定是否应该流入民用。

所以很多被评估为会带来隐患的技术都被封存了起来,着实有些可惜。就比如说智能a技术,李维手下的硅基智能生命一大堆,虽然大都在国内待着进行基地舰船化和隐秘实验,但是驻地这边也有几个硅基生命。

他们就是移动的超级计算机,李维做实验之所以能这么快,就是因为中间繁琐的检测和计算过程被他们给包揽了,所以李维只需要进行大方向的调控就好,这就是超级计算机的便利。

现有的超级计算机块头都比较庞大,而驻地这边的几个硅基生命体型都和人类差不多,计算核心总重量也不过是五公斤而已,和地球现有的超级计算机比起来就是星际战舰俯视自行车一样,完全没有可比性。

所以哪怕是李维这边看不上的残废级技术,流出去也会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李维突然来了兴趣。

“我觉得我们需要整理一下技术资料库了,按照我们以前的标准,不知道有多少有趣的技术因为一些奇葩的原因而不能面世。”

未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的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技术面世,都可能会对未来造成巨大的影响,就像是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第一架飞机一样。虽然在当时看起来似乎有些不成熟,有些疯狂,但时间流逝,几十年过去,发动机不停的更新换代,飞机也从双翼螺旋桨进化到了现在的可变形式空地两用s,其中的技术跨度之大,堪称疯狂。

“咦?你终于开窍了,那么多好东西锁在资料库里还真是可惜了。我们在民用部分的尝试还是太少了。”叶夜感叹李维这个一根筋终于转过弯来了。

“说得我好像很笨似的...”

说实话,李维现在赚钱的速度已经够快了,军火贸易本来就是暴利,再加上利用手下人对于深网的渗透,李维手下还没来得及洗白的黑钱多得是。制约李维发展的不是资金和技术,而是原材料。

很多东西李维估算价值多少时,其实都是在计算原材料的价值,因为很多金属或矿石都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国内舰船化恰好就大量的需要这些原材料,这些东西到了李维手上就没有过乱用的时候。除了制造特装型s的核心部件需要用到一些外,其他的全部都运回国内作为舰船化工程的养料。

两人一合计,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小组来处理这些技术,是面世还是继续封藏都交由小组决定。他们不可能在这些技术上消耗太多的精力,除非是很有趣的技术, 要不然两人连多看一眼的**都没有。

就比如说新型的抗电子干扰式心脏起搏器,和大型子母式对空导弹。李维和叶夜绝对会对后者感兴趣,至于前者,直接交给小组处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