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62章 思之若狂!(3/7)

作罢了。只要是红刺特战队里的事儿,不管大事事,他都由着她去折腾。因为她虽然嘴里不,他却隐隐可以感觉得到,这个特战队对她的意义似乎不同,兴许便是来自她的那一个世界的某种念想。

事日长了,他甚至也受了她的影响,觉得没有了那些繁缛节的规矩,她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分明多了真正的亲切,而不是惧怕。

他两个对“没上没下”没有意见,元公爷夹一筷子菜入了嘴,却是轻轻嗤了一声,“表妹,你就甭别人了。为了研制这火统,爷没日没夜,又出力又劳心,怎地你也不谢我一声?”

夏初七翻个白眼儿,看着他,执勤地夹菜。

“亲兄妹,别计较这么多。”

“亲兄妹,那来抱一下?”

“……”

“下次不给爷抱,就不给火器了。”

元祐今儿吃了不少酒,却并未真醉。他斩钉截铁的着,看上去特认真,实则也只是为了隔应那个似乎永远波澜不惊的晋王爷。

他苦,见不得人家不苦。

可赵樽没膈应到,夏初七却斜下了唇,无赖地耍上了滑,“不研究火器,你不也没得乐趣么?所以我们是彼此受益,互得好处。公爷您啦,就尽量地发挥余热吧啊。”

“去你的!”元祐拿筷子敲她,“得了便宜还卖乖,指的就是你了!”

“嘿嘿!见笑见笑,做得还不够,厚脸也不够厚,请公爷多多指教,合作愉快——”夏初七为她斟着酒,嘴上逗着他乐呵,心里却明镜儿似的清楚。他出的力,确实最大。

不得不,元祐在火器方面的天赋,在他“失恋”之后,得到了进一步的佐证。夏初七甚至觉得,他简直就是一个天生的武器专家,那领悟能力即便她来自后世,看过无数的先进武器,也叹服不已。

明面上,火器研发是她在提供技术,其实她并非专业人士,能提供什么?无非是一些见识、见闻,以及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而且大多数时候,她只能任着记忆讲出一个模糊的、大概的缩影,一切都还需要元祐去细化、去琢磨、去完善。然后再与那些火器匠人画图纸,反复实验。

这一晚,他们都没有回北平。

元祐吃完了酒,摇摇晃晃的去了兵工作坊,与几个老匠人争得面红耳赤,就差拿火铳打人了。夏初七陪了他半宿,终于把他弄到作坊里睡了,然后被赵樽强行拉了回去,宿在漷阴镇里的一个乡下宅院里。

这个宅院本就是为他们备下的。

一年后,几乎每一个月,他们都会过来住上一些时日,看农田,看兵工作坊,看秘训的兵卒。夏初七喜欢这个村子,喜欢村里的河,村里的树,村里的书舍,村里的孩子,村里的媳妇儿,村里的大黄狗……最主要是喜欢那一个与十九差不多大的毛毛。

次日,又是大晴。

为了送元祐,众人套了马车,从漷阴镇往北平赶,可元祐却未入北平城,还在城外官道的岔路口,他便跳下马来,抱拳与他们道别。

“天禄,表妹,我就不入城了。”

赵樽淡淡瞥他,“不再继续喝了?”

想到昨儿夜里喝了酒发的酒疯,元祐倏地笑了一声,看向天边红彤彤的云霞,挑高了眉梢。

“不了,下个月再过来。”

从山海关打马到北平府,用不了多长时间,所以元祐差不多每个月都会过来,与赵樽打个照面,偶尔会与他喝上两盅,或与夏初七研究一下火器,或是探听一下乌仁潇潇的消息,但他从来没有像昨夜那般醉过。

夏初七理解他的心情,想他一个人独自在山海关的愁烦,原想再多安慰他几句,可此时此刻,官道上来往的车马不少,好些话也就不便出口了。

她从马车跳下来,走到元祐的身边,拂了拂他的袍袖,语气里少了戏谑,出口却分明还是调侃。

“哥,山海关日子孤清,你若是待烦了,请旨回京吧,秦淮风月醉煞人,这开了春儿,正是王孙公子们流连花丛的好时候,少了你,秦淮河不是少了风情么?”

元祐怎会听不出来她是想劝他放下?

但他也不挑明,只乐呵呵的笑,“没法子,一入江湖岁月催。爷老了,娘又太多,身子骨不好,动弹不得了。”

“哟,这可不像你?!”夏初七笑骂道:“诚国公府里还未有后,你这喊不行了,那诚国公听见,不得捶胸顿足,叹养儿无用啊?”

她轻松的玩笑着,可是也不知想到了什么,元祐的脸色却慢吞吞沉下。他凝重地瞄一眼赵樽的脸色,唇角一弯,探手就把她搂了过来,抱在怀里,轻轻拍了拍,才附耳道,“这京师啊,爷是不能轻易回去了。即便要回去,也是……”

他松开手,低头看夏初七,缓缓吐出三个字。

“打回去。”

罢他翻身上马,抖下缰绳,一声“驾”,便领着几个侍卫潇洒而去。马蹄“嘚嘚”作响,在官道上扬起一阵阵烟尘,映着晨时的氤氲雾气,如一副饱含伤感的画,定格在了夏初七的视线里。直到他的身影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