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章 红色教育上班路(1/2)

4路公交车坐上六站路,到东单转上1路车,然后基本把1路车坐到头,首钢也就到了。

之前在4路公交上,林木觉得还挺美,毕竟4路车基本是绕着故宫环线,也就是东xc区北海公园这一圈胡同外跑的。

人压根不算多,尤其是在这个上班早高峰的时间点。以眼下一个工厂基本等于一个小社会的模式,大多数工人的居住区都是在工厂附近,根本用不着搭乘公交。

加上这路线也不算主干路,是以林木还能悠哉悠哉地坐在座位上,看着窗外的风景怡然自得。而转到1路车上以后,林木立马就体验到了996打工人的悲苦。

“别挤别挤!坐不下的等下一趟车!”

“哎哟,谁摸我屁股!耍流氓啊!”

车厢内一片混乱,而沙丁鱼罐头般被挤在人群中间的林木则是面无表情地像颗随风飘扬的海草一般,随着人群的涌动,左右摇晃着。

可算是体验到,当鬼的感觉了...

说出来可能有人不信,近乎一米八的林木在这年月妥妥的是大个子。结果刚刚上车时,愣是脚不沾地地被裹挟在人群中,随着人潮涌动,这么飘了上来...

这可真是要了老命了,早上吃撑的烧饼仿佛都被挤到了嗓子眼,随时有可能“喷射”而出...

“这小破车还能开动吗?”

“呸”得一口吐出前面一姑娘调皮的青丝,林木有点替这小面包捏把汗。

可事实证明,廉颇老矣尚能饭三碗!载着满满一车人,这小面包居然还真哼哧哼哧地跑了起来。到了这会,林木又发现了一个1路车和4路车不同的地方。

在4路车上,乘客们的交谈几乎是一水的“京片子”,堪称最佳的方言补习班。而到了1路车上,这语言就乱成了一锅粥。

天南地北说什么样话的人都有,“瓜娃子”与“隔旯”齐飞、“要的”与“中儿”交相呼应,时不时还能听见几声颇有雅趣的“衰仔”。

当真有种“百家讲坛”的即视感,被挤在人群中间的林木听得格外可乐。但很快,林木就乐不出来了...

因为,长安街到了!

“天安门!”

“老爹,快看!天安(俺)门!”

“天安门到了!”

“这就是天安门啊!爷爷,您看,咱来天安门了,主席看着咱们呢!”

“别挤!别挤!再往这边挤车要翻了!”

林木记得曾经看过一部叫做《海上钢琴师》的电影,里面说每当载着欧洲难民们跨越大西洋的轮船即将抵达美国时,总会有那么一个人,率先喊出那句“阿麦瑞肯”...

之前林木一直不理解,觉得那就是文艺片刻意煽情,或者抬高逼格故弄玄虚搞出的台词。可今天,他就见到了现实。

也不知道是谁,率先发现车辆已经到了长安街。但当“天安门”三个字响起时,一切都不重要了...

林木只感觉一股不可抗拒的大力推动着自己不断向车辆右侧涌去。原本还非礼勿视,和前面的姑娘间努力维持着的一丝礼貌距离瞬间归零。林木压着姑娘,身后压着一汉子,而姑娘又倒向前压住右侧车门边正扯着嗓子疯狂劝阻却毫无卵用的售票员...

凭借着多年开车的经验,林木笃定此刻这可怜的公交车重心已经完全偏离了。好在司机似乎早有准备,及时降速打盘,这才算避免了车辆倾翻的事故。

而此时的车厢里,嘈杂声渐渐淡去。除了隐约有老人的抽泣声传来外,一片安静。人们纷纷以崇敬的目光静静地看着窗外那扇城门,看着城门前的画像,看着城门前飘扬的红旗...

在这样一个氛围中,林木也收回了嘴边准备跟面前姑娘道歉的话。以一种极其怪异的前倾姿势,也静静地看着窗外。

其实并没有什么好看的,后世林木是来过天安门的,也看过气势雄壮的三军仪仗队升国旗仪式。眼下国旗早已在旗杆上飘扬,仪仗队也不见踪影。

除了门楼上的画像中,老人依旧目光慈祥地看着人们外,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倒是身边这群人,尤其是那些操着不同口音,一看就是远道而来的人们,他们的反应让林木格外震撼。

有一位老人,灰扑扑的上衣上满是补丁。可其手臂上的“18ga”却让周围的人无不对其心生敬意,纵是车厢拥堵,人们都自觉地与老人保持了一定距离,生怕撞到老人家。

而老人家呢,一条衣袖空空垂下,仅剩的一只手上,则捧着一副相框,老泪纵横。口中不断念叨着“刚子,咱来天安门了!”、“主席看着你嘞”之类的话...

一直到公交车驶出长安街,人们这才念念不舍地收回目光。而过了长安街,车上的人也下去了大半,刚刚那位捧着战友遗像的老人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完美机甲剑神 莫宇的上天之路 寒月夜 穿越到游戏商店内 三国:家父袁术,开局就称帝 重生之信息帝国 强手致胜 金嫡 糖醋总裁尝尝鲜 悍妻来袭,教授大人请接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