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九章 柳暗花明(1/2)

当数千里之遥的东南亚湄公河畔,针对兄弟小队的阴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的时候,西亚高原上的“独立之声”通讯社内,一场无声的暗战正在进行。≥ ≯。及时通过载波保密电话,传给mh的专家们分析。

毛虫与mh电子监听站的监听和解码专家们,时刻保持着联系。她和山德拉,还不时通过载波保密电话,召开电话会议,与专家们分析每一条重要信息。

决战时刻,两个女人都拚了。

女人的强耐力,让几个大小伙子感到惊叹。实在困得受不了时,她们就趴在电台或监听台前眯上一小会儿。两个美丽女人日渐憔悴,头乱得象一堆乱稻草,随便一拢又埋头工作。半个多月不下操作台,甚至连澡都顾不上洗。山德拉还要不停地出一条条指令,嗓子都喊哑了……

情报工作,有时就是这么枯燥无聊。地下室内阒寂无声,兄弟小队四人,想帮忙可又插不上手,更怕弄出了声音,影响了他们三人。刘国栋主动承担起伙夫的角色,每天买菜做饭,象一个称职的仆人。林涛和林柱民则承担起了警卫的角色,让德里静心从事监听工作。

各种情报源源不断地汇集到通讯社,虞松远和刘国栋将这些情报逐一归类,凡是与夏宫有关的,都按照顺序,用图钉钉到黑板上,然后在沙盘上做上一个又一个标记。试图通过这种原始的方法,找出其中的规律性或现其中奥秘。

这种原始的情报分析方法,在今天信息技术高度达的年代,几乎匪夷所思、不可想象。可就从位于卡拉奇的mh总部传了过来,“卡已腐朽老迈,为少校提供‘一级保卫’,拟作为备用国家领导人选!”

老天,我们熬过来了……

毛虫如获至宝,热泪盈眶,抱着山德拉,两个女人竟然啜泣开了。通过这段对话,毛虫判断,卡米尔夫少校和加西亚,现在都已经是克格勃的人。而驻在夏宫的五十余名所谓圣战者,肯定也都已经被莫洛托夫收买。

这段电报,明白无误地告诉毛虫、山德拉和兄弟小队,莫斯科对卡尔达勒政权的腐朽无能,对喀布尔政府军士兵面对起义群众的束手无策,已经忍耐到了极限。他们已经在寻找新的替代人选,甚至可能就是卡米尔夫少校。希望以此争取山人***共和国民众支持,重整喀布尔政权。

这封电报的截获,也为毛彦恺的情报判断,提供了精确的佐证。

分歧、不快、角力等,一瞬间不翼而飞,整个通讯社地下室内一片欢腾。要强力影响卡米尔夫少校,要为少校建立“一级防卫”,“闪电”战术小队必在夏宫,且没有撤走的动向。在极其艰难的时刻,克格勃自己通报了“闪电”的行踪。

“一级保卫”,也叫贴身防卫。在克格勃内部的安保分级中,仅指对国家领导人的保卫级别。

在世界秘战史上,“匿踪”永远是第一位的学问。不管是一个潜伏情报官员、特工,一个地下情报网,还是一支能力群的秘战行动组,行踪一旦暴露,也就意味着彻底失败了。“闪电”躲藏中夏宫,连卡米尔夫少校的卫队中,绝大部分人都不清楚。

s和mh曾联手绑架、俘虏过少校的卫队人员,不管如何审问,他们也实在不知道“闪电”到底在哪。现在,克格勃自己用电报,向兄弟小队“通报”了“闪电”的行踪,这让通讯社内全体成员怎么能不高兴。

兄弟小队进入白沙瓦后,最艰难的时刻,就是查找“闪电”行踪的这段时间。

现在,一切分歧已经消弭,毛虫欣喜万分,迅决定,支持虞松远的选择。虞松远也很激动,这情报真是来之不易。第一战,就以夏宫为目标吧,彻底消灭驻在夏宫的“闪电”小队,消灭少校的整个卫队。

任务完成,两个女人精神也垮了。她们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一头到在床上,大睡了一天一夜。连饭都是刘国栋端到地铺边,就差喂了。等到大睡起来,两人抱膝拥被坐在地铺上,娇媚慵懒成一团。“婶,你怎么梦中哭了?”山德拉看着毛虫眼角的泪痕,不解地问。

毛虫将山德拉的脑袋抱在怀里,亲吻着她的额头说,“婶做梦了,一会想起小外孙女,一会又想起牺牲的五名战友,梦中就哭了一场。”

虞松远等人在密室内做着袭击的准备工作,都听到了两个女人的嘀咕,鼻子酸,心情都格外沉重。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妆泪红阑干。毛虫再伟大,到底还是一个做了奶奶的女人。大战之前,千斤重担,心里脆弱的一面,梦中再难掩饰。

德里到底是大小伙子,体力要好一些,只是补了半天觉,早就生龙活虎地投入了值勤。

思想统一,对夏宫的袭击准备工作,随即全面展开。

为解决袭击的善后工作,毛虫和山德拉又精心设计了一套计划。按照毛虫的安排,采访组专门赶赴白沙瓦郊区的达拉镇,进行了专门采访。

达拉镇在八十年代,是白沙瓦各种轻武器、步兵装备的集散中心。数十家专卖店,仅出售各种枪支的店铺,就有二十几家,生意还异常的火爆。在这里,你能买到你所想要的几乎所有单兵轻武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