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 南佤闻乡音(2/2)

楚,他已经知道他们是什么人了。前些年,有一大批国内的红卫兵,带着解放全人类的伟大理想,主动到缅北参加缅共游击队。他们思想狂热,战斗力强,很多人已经成了缅共游击队的中高级领导干部。

可现在时过境迁,很多人对游击队的“坠落”感到失望,不想同流合污。也有的人对这种没有目标、没有前途的战争感厌恶,想离开这里返回祖国。可当初偷越国境不容易,今日想离开更不容易,不少人被作为逃兵处死。更多的人回国后,因偷越国境罪受到严厉处罚。

怎么办?虞松远在迅思索着。

他们虽然曾经是母亲眼里不听话的孩子,可他们毕竟是中国人哪,而且还时时刻刻想着我们共同的“家”!也就是一瞬间,虞松远心里已经做出了决定。他看了一眼邱国平和楚蕙、郑书文,见他们并无反对的表示,便对林涛说,“命令他们扔掉武器,立即上船!”

林涛刚传达完命令,几名红卫兵就高兴得差点跳了起来。他们快扔掉武器,跟着林涛走上木船。或许爱美是女人的天性,虽然是夜晚,其中那名没有怀孕的女子,头在脑后扎成一个大鬏,上面竟然别着几朵随手摘来的野花。

货船乘着夜色迅启航,快顺江而下。六名南佤游击战士被控制在一个船舱之内,林涛将领头的男人叫到甲板之上。舱面上,虞松远、邱国平、楚蕙、郑书文等人,都坐在甲板上饮茶。

这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精壮汉子,象见过大世面的样子,他一一握着虞松远等人的手,一点也不拿自己“阶下囚”的身份当回事。“谢谢你们允许我们上船,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楚蕙给他倒了一杯茶,虞松远给了他一支烟,“坐下吧,说说你们的情况。”

男子贪婪地猛吸了几口烟,才说道,“我叫黄长江,是粤省省城番禺市人。1969年我们逃离学校,偷越边境进入缅北,参加了缅共。后进入南佤,加入昆马游击队,即后来的5o2营,一直在南佤作战。”

黄长江说,最初一起来的同学,有137人,现在只剩下他们6人,其余都已经战死在南佤的丛林里。中央根据地失守后,部队退入边远山区,加上中国停止援助,缅共陷入绝境,现在各部队已经沦落为毒品武装,失败已经势所必然。

他们当初是怀着满腔的革命热情,来缅北参加武装割据的,但现在缅共已经变质,他们不想成为别人的私人武装、贩毒武装。因此,几人一商量,决心伺机返回祖国……

夜晚的湄公河,只有滔滔的江水声,船舶基本都已经停泊在各个港口过夜。已经到了枯水期,这里是湄公河的最上游,两边都是崇山峻岭,河道宽的地方不足四五十米,窄的地方甚至仅有一二十米。不时有险滩、暗礁、旋涡、大回旋、礁石,险象环生。幸好高棉般老大技艺高操,一路有惊无险。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