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王(1/2)
上午。>
辅汉将军府,前院。>
那一场暴雨,已经过了三天。昨天又下了一场大雨,这干旱不说是一去不复返,但至少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本来广川府、应庆府内的官吏,根据吴年的命令,控制水源,保能保的田亩,现在都不用做了。>
辅汉将军府内的官吏们,也都轻松了不少。>
虽然仍然很忙,但是同僚们有了一点空闲时间,可以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户房的公孙桑人缘本就可以,最近刚刚因为求雨的事情,入了吴年的法眼,升任为房主。>
在目前辅汉将军府的结构之中,已经是上层大鳄了。更奇妙的是,公孙桑今年才二十三岁,春秋鼎盛,人缘自然更好了。>
不过公孙桑并没有因此而飘,反而是更加慎重。而且他能力不俗,把户房的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
茶室内。公孙桑与因为有事儿来谈工作的知府张海平,一起喝茶。>
要是在楚国朝廷那边,区区知府的地位,是不可能与六部尚书媲美的。但是吴年这里是小朝廷,没那么多规矩。>
而且吴年只有二府,知府算是封疆大吏了。>
二人的地位是相同的。>
而公孙桑目前正在筹划一件事情,一件很大很大的事情,需要张海平这样的实力派支持。>
“张大人。我打算与百官联名上奏。请辅汉将军祭天称王。不知你意下如何?”>
公孙桑放下手中的茶盏,转头看着张海平,诚恳问道。>
张海平的目中精芒闪烁。他与公孙桑不太一样,是个相对单纯的抗蒙派。但对于吴年同样是忠心耿耿。>
而自从这一次祭天求雨之后,他的内心也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莫非将军真的是天命?>
先不谈这些事情,现在公孙桑串联百官,联名上奏吴年。劝进称王。>
这一。是向吴年表忠心。>
这二。很多人都迫不及待,想要有个从龙之功。比如说眼前的公孙桑,肯定是想把户房房主这个官职,变成户部尚书。>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吴年称王,下边的人都能官升一级。>
当初的三大县令。汪由校、张海平、吕声都是为人正直,也是心怀家国大义。但是在官场上这么久了。>
张海平从小吏,再到县令,现在做到应庆知府,是懂得人情世故的。>
“我当然愿意。”张海平不假思索的回答道,然后问道:“百官们怎么说?有多少人愿意联名?国号是什么?你们都想好了吗?”>
“现在我还在联络。虽然不能保证所有人都联名,但至少有九成九的人愿意。至于国号。我觉得【燕】字不错。张大人觉得怎么样?”>
公孙桑面上露出喜色,随即问道。>
张海平轻轻颔首,燕这个字。虽然在战国七雄之中,这个国家不是很强,但很有地域特色。>
辽东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是燕国的领土。>
而且现在的楚都,也是燕国领土。先称燕王,平定辽东。完成光复辽东,驱逐鞑虏的目标,然后杀入楚都,取而代之。>
很合适。>
“我觉得不错。”张海平点头说道。>
“好。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了。我去联络更多人,张大人你自便。”公孙桑欣喜点头,然后朝着张海平一抱拳,转身走了。>
“这就是天命的力量!这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开国之前,总要寻找【祥瑞】,以证明自己是承天命的人。”>
“以将军的功业,保境安民,对辽东百姓有功。”>
“设坛求雨。龙王在云层中,行云布雨。这是实实在在的祥瑞啊。”>
“不管是实力,还是天命,都在将军的手中。”>
张海平笑着摇了摇头,端起了茶盏继续喝茶,等喝完了这盏茶,他才站起来,昂首阔步的离开了辅汉将军府,回去了知府衙门。>
虽说吴年常年宅在后院,每日里不是舞枪弄棒,就是看兵书,或是坐下来抱抱儿子,与妻妾说说话。>
但是外院的事情,他却也是消息灵通。>
公孙桑这个新的户房房主,迫不及待的串联百官,打算劝进。吴年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后院。>
凉亭中。>
这下了两场雨,天气也清爽起来了。吴年终于不用光着膀子乘凉了,身上穿着透气很好的粗布制作的衣裳,怀中抱着大胖小子吴彧。>
这小子年纪上来了,在吴年的怀中扭来扭去,不肯安分。而如果放他下来,则是满地跑。>
“这小皮猴,将来怎么做燕王太子?”吴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花都绝品小道士
为什么它永无止境
真实的克苏鲁跑团游戏
起源修真
魅王毒后
大道独魔
娇妻太甜:隐婚老公,无限宠
回归的女神
迎娶师娘后,走上人生巅峰
时空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