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章赵崇远的糗事(1/2)

咋地了?

这是?

赵定有些懵:“夫子,我说做官还有余力宜从学,学着有余力宜从仕,学习是无止境的,这句话还有其的意思吗?

为什么你会说落入下层?”

“没....没什么.....”

张仕纬摆了摆手,似有些噎住了一般。

但心底却是有些古怪。

这是一句有歧义的话,一般人读了都会认为,学习的目的,便是为了习得一身本事,投于帝王家。

可没想到赵定居然答出来了。

想到这里,张仕纬顿时有些尴尬道:“这个么....此题你解释的很好,老夫的意思也是要如此,只有做到如此,你在与人交谈的时候,才不会落入下层。

你说得很好。”

张仕纬强掩着自己的尴尬答道,说完还补充了一句:“真的很好。”

赵定:“……”

“那么...父母在,不远游,又是何意?”

张仕纬再次卡插口。

赵定想了想,回道:“父母尚且在人间,作为子女的当以孝道为主,陪伴在父母的身旁。”

听着赵定这话,张仕纬咧嘴一笑,心底却是暗自摇头。

看嘛,还是需要为师教导的。

比如说这句话就没有答对。

然而还未等他开口,赵定却继续道:“不过这句话却并非是这个意思,学生觉得儒家圣人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所提倡的思想,其中的真正含义应该不是在这个上,而是在后面的一句“游必有方”上。

倘若一名饱读诗书的人,要去报效国家,那么他就不能离开自己的父母了吗?

那显然不是。

远游是可以的,要明确自己所在之地,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然后告知自己的父母,若有召唤,召之必回。

所以不是不鼓励出行,而是鼓励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只是前提不让父母牵挂。”

张仕纬捋到一半胡须的手,猛然僵在原地,一脸吃惊的看着赵定:“燕王殿下,当真如此认为?”

“不然呢?”

赵定疑惑的看着张仕纬。

“好,好,好,很好!”

张仕纬一连说了三个好,围绕在赵定的身边走来走去,像是第一次认识赵定一般,盯着赵定仔细的打量,一边打量一边感慨道:“以前老夫只认为燕王殿下,心怀天下苍生,若是他日荣登大统,那必然是一个心系百姓的好皇帝。

但仅此而已,对于学术上,却没有过多的见解。

然如今看来,倒是老夫眼拙了。”

张仕纬一边笑着,一边夸赞道。

说着对于赵定还是拱手一拜。

赵定吓得赶紧起身,对着张仕纬同样拱手回了一礼。

在张仕纬这个两朝帝师的面前,他可不敢有任何的居功自傲。

毕竟那可是教导过自己老子的人。

该有的分寸,他还是有的。

而看着赵定如此,张仕纬心底就愈发的满意。

他还记得,当年他教导赵崇远的时候。

问赵崇远“父母在,不远游”是何意。

当时的赵崇远,还极为年幼,还是皇子,也并非是什么储君,年纪也就约莫和赵青詹这般大。

结果赵崇远给他来一句:父母在,不要在远处游泳,不然会被淹死。

当时他气的险些没有背气过去。

手里的戒尺都差点被他捏断了,要不是忌惮赵崇远是皇子,他高低要吊起来打一顿。

一边打,一边还要感慨,孺子不可教也!

似乎有了这两句的超常发挥,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就开始按部就班起来,与之前并无什么差别,要说唯一的差别,那就是,张仕纬现在彻底不让赵定打瞌睡了。

刚有点趋势,那戒指就抽在了桌子上。

吓得赵定好几次想要掏出速效救心丸!

一转眼,半日的时间转瞬即逝。

在叮嘱赵定需要温故而知新之后,张仕纬便急匆匆的向着皇宫赶去了。

因为按照赵崇远的吩咐。

赵定所有的事宜,尤其是进学过程的事宜必须要每日向赵崇远禀报。

进入养心殿见着赵崇远刚刚处理完奏疏,张仕纬倒头就拜:“臣,参见陛下。”

赵崇远看着张仕纬脸上那止不住的喜色,挑眉问道:“这是有何事让张夫子如此欢喜,莫不是张夫子家中再添玄孙了?”

论辈分,张仕纬那是和杨辅一辈的人。

今年已经年近八旬。

就是赵崇远他爹还在世,年岁也不见得有张仕纬大。

所以如今正是抱玄孙的时候。

张仕纬笑道:“老臣之所以喜,乃是为陛下喜。”

赵崇远挑眉,但却并未说话。

因为他知道,张仕纬还有话说。

张仕纬继续说道:“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