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两百零八章 辽国人(1/2)

李端愿,乃魏国大长公主之子。

魏国大长公主,乃真宗之妹,当今的官家都要尊称一声姑姑。

长子李端懿,七岁的时候,就被授如京副使,服侍真宗东宫, 视如己出,后面更是出入宫门如同进入自己家。

可见他有多受宠。

李端懿受宠,却没有恃宠而骄,为人温和敦厚,就连魏国大长公主,也是十分低调,并未仗着官家的尊重,而肆意妄为,在朝中的风评极好。

李端愿有这样一位母亲和兄长耳濡目染的教导,脾气秉性自然也是不差的。

就是年岁还小,很多事情都只能看到表面。

李端愿身份贵重,他要在这里,沈闼也就不多少什么了。

他的目光落在顾卿爵身上,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学生顾子渊。”

顾卿爵话落,王县令点头哈腰的往前走了两步,开口道:“知府大人,这个庄万才,就是他设计抓住的。”

沈闼才开始正眼打量顾卿爵。

“前不久就听说,你在书院开课的第一天,就与书院的国手申正元对弈三局,三局三胜。半个月的笔试, 又拿下全书院新生考试头名。”

沈闼对顾卿爵难掩欣赏之意:“自古英雄出少年, 不错。”

听沈闼这么说,苏亦欣才知道顾卿爵在来书院的这一个月,干了什么。

难怪,能收获李端愿等一众迷弟。

她知道顾卿爵机敏聪慧, 能在十一二岁就下场并考取举人资格,自然是足够的聪明。

但她没想到,顾卿爵的智商这么高。

嵩阳书院,朝廷四大书院之一,人才济济,汇聚了全国各地最优秀的人,他能在这一群人,以这样的方式在书院大放异彩,着实让苏亦欣吃惊。

“多谢大人夸奖。”

顾卿爵面色自始至终没什么变化。

沈闼想到身后躺着的儿子,目光沉下来,看向庄万才。

“我儿顽劣,可本性不坏,说话也不会戳人痛处,就算你们相交的过程中,他无意中让他心里不舒坦,却罪不至死。”

“你是他的父亲,你当然觉得你儿子罪不至死。”

“庄万才,本官为官三十载,破过无数的案子, 自问这双眼睛还是有几分用处的,你对我儿的恨,是装出来的。一个人若真的憎恨另外一个人,到要杀了他的地步,那眼神是什么样的,我知道。”

说到这里,庄万才跪着的脚挪了挪,身子不自然的扭动了一下。

而他的这些动作,都落在沈闼眼里。

“说吧,你到底是什么身份?”

庄万才扯了扯嘴角,露出挑衅的笑:“沈大人这么聪明,那你猜啊!”

“你是辽国人。”

这句话是顾卿爵说的。

沈闼看向顾卿爵,眼里没有多少意外。

倒是李端愿三人,颇为惊讶的卡看着顾卿爵:“子渊,庄万才怎么可能是辽国人呢。”

苏亦欣和百里行才不是追着这只鬼魅到了大宋与西夏的交接处吗,很明显它是要潜逃回西夏啊。

而他,回家的时候,大哥也不止一次和他谈论朝堂上的事。

如果说辽国一直都觊觎大宋的疆土,那西夏这几年也没有闲着,甚至比辽国更猖獗。

所以,他更倾向于庄万才是西夏的间谍。

在与沈绍荣交往的过程中,露出了马脚,被沈绍荣发现,这才杀人灭口。

其实,辽宋并不是一直都是战事不断,有一段时间,辽宋还是结盟通好的,最著名的就是在公元一零零四年,辽宋签订了“澶渊之盟”,盟约规定,宋真宗以辽萧太后为叔母,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

这个盟约签订后,宋每年要向辽输银十万两,绢十二万匹,两朝罢兵休战,以白河沟为边界各自看守,相安无事。

自此,两朝的纷争趋于缓和。

可这只是表面上的缓和而已,大家都心知肚明,只要有新的合适的机会,辽国就一定还会再起祸事。

只是没想到,辽国的探子已经渗透的这么厉害了。

就在前不久,官家还亲派太常丞、史官修撰富弼赴辽恭贺正旦。

这个时候,应该快到宋辽边界了。

却在这个时候,发现了辽国的探子,还将一州知府之子杀害。

苏亦欣这个对政治不敏感的人,也知道事态的严重性。

庄万才在最初的震惊之后,也如李端愿一样,问顾卿爵:“你说我是辽国人,那不过是你的一种猜测,证据呢?”

顾卿爵走到庄万才身边,将他手臂上的衣服捞起来,手臂上面刻着狼头。

“庄万才,我问过你们学舍的学子,他们说你来书院的三年,从不与他们共浴,四日前,你们打完蹴鞠,沈绍荣拉着你去澡堂。你婉拒后,让自己的书童提了热水,正要沐浴时,沈绍荣却突然回来了。”

“就是那个时候,沈绍荣发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