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977.找茬的李玄通(1/3)

都说上面有人好办事。

此言果真不假。

在被穆菱接引入院后,牧尘等人自然是被穆菱随便安排和打发走了,陆渊则是带着洛璃,跟在穆菱身后,一路来到了天衍阁曾经的驻地。

北苍灵院有北苍灵院的规矩。

换做是迦南学院。

找个驻地而已,不至于如此麻烦。

毕竟,迦南学院有相关规定,甚至迦南学院的高层还在鼓励内院的学员们报团,韩月创办的灵公会、林修崖创办的狼牙、柳擎创办的裂山帮,就是这种存在,因此,迦南学院在一开始就做好了相关准备,这也是陆渊在前往迦南学院后,跟着韩月找到磐门驻地的原因。

至于北苍灵院,则没有上述规定。

对于社团,北苍灵院的态度一直是不鼓励也不打击,随便你们这些学员搞社团,我们不会规定,但是,加入这个社团也没什么特殊待遇。

不会存在买东西打折的情况。

所以,更客观一点的说,北苍灵院的主观态度是把社团进行兴趣化,而迦南学院则把社团进行职业化,两种做法各有利弊,不存在风险。

归根结底,两座学院的量级不同。

迦南学院为什么敢玩社团职业化,甚至给某个社团一些特殊的待遇,以此促使社团和社团之间摩擦,始终保持内院学员的竞争热情活力?

因为迦南学院人少。

迦南学院分为内院和外院。

外院的人倒是多一点。

但也没有北苍灵院人多。

内院的人就更少了。

累积了好几代学院,也不过近千。

不摩擦,时间一久,这些学员的斗志怕是全没了。

北苍灵院为什么敢玩社团兴趣化,对社团这种形态的组织不打压,但也不给予什么特殊待遇,始终保持不冷不热的态度,公平面对一切?

因为北苍灵院的人数很多。

非常多。

非常非常多。

据不完全统计,北苍灵院起码容纳了五十万名学员,毕竟,北苍灵院使用的是标准的五年制,一届考生四十万起步,淘汰下去三分之二左右,起码能剩下十五万,再少也能剩下十万,五年制的学制,把这个数据推到了一个极其恐怖的地步,换句话说,哪怕北苍灵院连着五届招生,每一次都抽中了下下签十万,大量生源被其他灵院抢走,北苍灵院最少也有五十万的常备学员,管理这五十万常备学员的教师团队,起码也要达到这个数字的十分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想要留校任职的学长学姐,零零散散的算在一起并统计一下,北苍灵院的人数最低,也有六十万人以上,稍微高一点,就能达到八九十万人,说起码容纳五十万学员,写实的不能再写实。

更何况,如今,北苍灵院的招生还没到低谷时期。

每年入学的新生都能稳定在十二三万左右,外加开设灵植殿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学院的影响力,也就导致北苍灵院里容纳了很多学员。

迦南学院满打满算,也就几万人。

北苍灵院直接在后面填了个零。

重点在于,北苍灵院还不分内外。

哪怕是非常有经验的迦南学院,也只敢在不满千人的内院实行这种社团制度,根本不敢拿到外院复刻,可以说,北苍灵院但凡敢推动社团这种制度,百分百会陷入自动解体的状态。

拉帮结伙这种事,一但普及,北苍灵院就会分裂。

而数量繁多的分裂就叫解体。

这也是其他四大灵院都保持这种观望态度的原因。

所以,在迦南学院里的磐门有驻地。

而在北苍灵院里的天衍阁则没有。

天衍阁曾经的驻地,一直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小院。

现在的驻地,则跟随现任阁主走。

“自从当年您离开之后,静姐就把这里租了下来。”

“同时,考虑到长时间租着,花销必定不会小的问题,静姐也就结合当时北苍灵院的内部风气,实施了收保护费的做法来供养这座驻地。”

“换句话说,从天衍阁所有学员一年的总收入里,抽出万分之一的学分,优先租借这套院子,如果有剩下的,则交给历代阁主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当然,作为抽取学分的代价,天衍阁也要保证阁内的所有学员不会受到其他人的欺负,再举办每月一次的论道会。”

“绝大部分刚入学的新生,也能从之前提到的天衍阁储备当中,得到一部分学分方面的扶持。”

“所以,这里也就渐渐变成了公开化的论道场所。”

“以前开会时,经常在这里。”

穆菱说到这里,似乎想起了什么,一脸头疼的揉揉太阳穴:“不过,这个规矩在灵溪那代就被改了,也不知道灵溪那丫头是怎么做到的,反正,她把您和静姐居住的院子都买下了,没办法,天衍阁目前的驻地只能跟着现任阁主走,现任阁主住在哪儿,哪儿就是驻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