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六章 满洲VS渤海(2/3)

人孩童也都被贬为奴仆,遇赦不免,所有人的下场极尽悲惨。

这位盛气凌人的渤海国都统想是当年那些叛逆的后人,故而对我满洲使团出言不逊,极尽冷嘲热讽。

若是渤海国上下都这般态度,那此次出使的前景恐大为不妙呀!

“呵呵……,贵使勿怪,苏图都统所言稍有偏颇,自然不能代表我家国主。”信安知府陈世仰上前一步,打了一个哈哈,和声说道:“此间落雨缤纷,贵使团且随我等乘坐马车,先去城中安顿歇息。待天色放晴后,我渤海国定当派人护送使团前往中京,觐见我家国主。”

“有劳这位大人。”胤禛点了点头,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四贝勒,有齐国人。”在登上马车后,使团副使、镶蓝旗都统鄂尔泰凑近胤禛身边,悄声说道。

“我看见了。”胤禛面无表情地应道。

标志性的大盖帽、藏青色军服、漂亮的绶带、醒目的肩章领花,这身装扮,一眼便能认出是齐国军人。

在出使之前,满洲上下也知道渤海国的身后站着的是齐国人,依托对方提供的精良火器,一路从黑龙江杀到了北海,然后顺势建立了这个渤海国。

再往前推数十年,要不是齐国多方作梗,处处掣肘,我大清早就逐一扫灭大陆各地反抗势力,彻底一统中原,建立大清万年王朝。

谁能想到,我大清入主中原数十年,却被伪秦最后翻盘,以至于功亏一篑,不得不远蹿西北,苟延残喘。

可以说,齐国是我大清最大的苦主,更是我大清败落的主要元凶!

那么,齐国对渤海国的对外政策,影响力会有多大?

他们会不会阻止渤海国与我满洲相交互助,彼此引为臂援?——

7月3日,傍晚,满洲使团一行抵达梅河堡(今希洛克镇),准备在此过夜休息。

这是一座位于河湾处的定居点,堡寨的南侧蜿蜒流淌着一条小河,名字自然也被称为梅河(今西伯利亚希洛克河)。

梅河堡规模不大,此前应该是当地部落的一个小聚居点,因为处于东西往来的交通要道上,遂被渤海地方政府纳入直接管辖之下,并派驻了官员和士兵,管理此地及周边地区的部落和民户。

这里只有不到两百户人家,除了四五十户是当地的费雅喀人外,大部分都是外来移民。其实从寨子里的房屋类型,便能判断出他们之间的明显差异。

因为,那些外来移民的房屋大多比较规整,材料也以夯土和木料的混合,整体布局中有庭院,有耳房,也有杂物间和牲口棚,房前屋后还栽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一副典型的中原农家模样。

而当地费雅喀人居住的房屋是由用桦树皮、树枝、木板和皮子做的帐篷组成。靠着帐篷的墙边安放着温暖的大铺板,铺板靠炉灶的烟囱取暖;在帐篷中间,四根柱子之间有一高台,狗睡卧其上。

胤禛甚至还在帐篷中的大空地上看到了栓在柱子上的几个月大的小熊仔,这似乎是主人捉来取乐寻开心的。顶棚下面搭着几根木杆,挂衣服和各种破烂东西,在帐篷入口的门两边是炉灶,上面架着锅,费雅喀人会用这口锅为家人煮饭,也给狗煮饭。

每户人家都有一个在河的附近用柱子高高架起的小贮藏库,里面贮藏着鱼、野果、菜根和动物油,以及少许的谷物,这些都是他们的主要食品。那些风干的鱼应该是他们费雅喀人最主要的食品了,就像欧洲人的面包、中原人的米饭或面饼一样。

这种帐篷及其附属的杂物间便是费雅喀人最主要的家当了,除此之外他们几乎一无所有,看不到什么大牲畜——主要是没有圈养牲畜的经验。

这些费雅喀人以狩猎为生,猎取皮毛和肉食,通过与本地的农人和游走的商贩,换取其他相应生活物资。

看得出来,这些费雅喀人对目前的生活非常满足。在若干年前,他们连生活所需的谷物和盐巴都是非常紧俏,更别提齐国和北明商人带来的各种“神物”:蔗糖、烟丝、烈酒、饼干、水果罐头、鱼肉罐头等奢侈品了。近些年来,随着岭北地区的商贸往来日益频繁,诸如此类的奢侈品在本地区便广泛流行。不但他们这些没见识过“先进文明”的费雅喀人喜欢,甚至就连更西边的罗刹人都喜爱得紧,只可惜这些东西囿于长途运输,价格不菲,享用起来着实让人肉疼。

胤禛一行人的到来,引发了堡寨中居民们的好奇心,不过,当那些部分来自秦国和朝鲜的移民获悉他们是满洲人时,立时表露出很不友好的姿态。甚至,不乏有人低低地发出咒骂声,“狗鞑子”,“建奴”、“伪清余孽”等斥骂声不绝于耳,让一众满洲使团人员愤懑之余,也感到几分尴尬。

这都是几十年前,他们的先辈侵入中原时造的孽呀!

好在那些费雅喀人比较朴实憨厚,对于胤禛主动攀谈,了解当地民生民情,也都乐意应答,还非常好客地拿出鱼干和干果来招待他们。

不过,他们所能提供的信息比较粗陋,或者说难以理解,比如他们在表达家里的收成时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