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权(2/4)

,立时躬身施礼,但未敢出声言语,唯恐惊扰了里间的陛下。

王德贵探头朝里间看了看,随即又转头望向一名侍立在庭柱旁的清秀小太监。

那名小太监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微微摇了摇头。

“何人在殿外?”一声威严而低沉的话语从里间传来。

“陛下,臣王德贵叩见。”王德贵口中应诺着,连忙快步走了进去,跪倒在门口。

“何事?”乾元帝孙宏相将手中的奏折轻轻地合上,抬起头来看向门口。

“回陛下,张成勇已经将差事办完了,于宫门外交旨。”王德贵低着头,轻声说道。

“哦,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清理干净了?”

“张成勇不敢自专,将所有东西都……带回来了。”

“嗯?……这厮将东西带回来,是准备交给朕来处理吗?”

“……”王德贵闻言,头皮一紧,不知如何回答。随即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趴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哼!”乾元帝冷哼一声,整个大殿里的空气顿时变得有些紧张而凝重。

“让张成勇将所有不能见的东西都烧了,然后滚去栖霞山监造昭陵吧。”

“是,陛下。”王德贵心底松了一口气,张成勇的前途是没了,但毕竟把小命保住了。

为君分忧,这个度哪里能把握得稳呀?

“起来吧,这大殿里可没烧炉子,莫要将你的老骨头给凉着了。”

“谢陛下圣恩。”

“什么时辰了?”

“酉时三刻。”王德贵回道:“陛下,可需要传膳?”

“嗯,伱这么一说,还真有点饿了。”乾元帝点点头,“传膳吧。”

“传膳!”王德贵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陛下既然要吃东西,想必方才的不愉快应该是揭过了。如此,整个内廷当能轻松一时。

随着一声传膳的谕旨发出,穿过层层殿门,传至御膳房内。十余名穿戴整齐的太监立即将随时保持热温的膳食摆上了三张膳桌,抬着直奔武英殿。

随后,冰糖炖燕窝、秋笋炒肉一品、燕窝鸭丝一品、炒鸡家常杂烩热锅一品、万年青炖肉一品、竹节卷小馒首一品等各色点心,珍珠香蒸米、粥品,等等,共计三十余道菜肴摆满了膳桌。

几名贴身的侍膳小太监各自取了一只精巧的小碟,小心翼翼地每道菜品上夹了一点,快速地吞下肚里,随后躬身退到一边,侍立不动。

王德贵仔细地将餐具和碗碟用棉巾擦拭数遍,然后一一摆在乾元帝面前,恭候陛下用餐。

“听说,齐国的泰平皇帝每日膳食仅三五道菜,可是真的?”吃了两口,乾元帝举着筷子,突然问道。

“陛下,齐国人的话未必尽然。”王德贵眼皮跳了几下,连忙躬身应道:“他们的泰平皇帝就算再要沽名钓誉,以示节俭,但为大国君主,如何能像普通农家一般,三餐饮食,仅只数道菜肴?”

“普通农家能有三餐饮食?”乾元帝看着面前摆满菜肴的三张膳桌,叹了一口气,“我大秦百姓怕是多数未有三顿饱餐,到了大灾年间,更少不了饿殍遍地的惨景。”

“陛下……”

“罢了。”乾元帝摇摇头,举起筷子又继续进食,“稍顷,你将那份夷州(今台湾)台风灾后赈济的折子交给户部,着令加急办理,不得迁延拖沓。”

“是,陛下。”王德贵发自肺腑地称赞道:“陛下慈圣,始终心系百姓苍生,实乃我大秦之福呀!”

“王德贵,你这马屁是拍得越来越拙劣了。”乾元帝戏谑地说道。

“陛下,老奴所言,皆发自肺腑,绝无奉迎拍马之意。”

“得了。这会又开始自称老奴了,是想表明你跟朕的情分吗?”

“老奴……臣不敢。”

“陛下……”

正说着话,一名殿外的小太监匆匆进来,跪倒在地上,禀报道:“陛下,飞龙殿内监来报,太后醒了。”

“嗯?”乾元帝将手中的筷子扔到膳桌上,霍然起身,“太后病情可是要……大好?”

“陛下……”那名小太监脸上露出惶恐的神色,“报信的内监言及,太后千岁怕是……怕是回光返照……”

说完,匍匐在地,使劲地磕着头。

“去飞龙殿。”乾元帝抬脚便朝殿外行去。

“陛下起驾飞龙殿!”王德贵高声呼道,然后紧走两步,亦步亦趋地跟在乾元帝的身后。

飞龙殿,面阔九间,殿基座有天宫壁,内藏佛龛,后为内花园。自从乾元帝亲政后,太后便将居所搬至此处。随后十数年间,皇室对该殿屡次扩建,增添了许多景致,栽了不少花木,还将周围的宫室和花园全部连通,打造成一座极为奢华和舒适的宫殿。

自今年三月,春暖乍寒时节,太后不慎染了风寒,便一卧不起。虽然经诸多御医精心医治调理,身体也未能彻底康复。

到了七月,太后病情突然加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