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八章 穷横的大顺王国(2/3)

军队也传承了昔日大顺的悍勇特质,相较于南洋其他诸藩,就显得比较勇猛善战。

嗯,大概就是所谓的穷横!

顺国为了赚取宝贵的“外汇”,争取获得齐国的经济援助,更是为了养活自己的军队,便如同欧洲的德意志雇佣军一般,积极参与齐国发起的一系列战争。

齐日战争、远征埃及、莫卧儿战争、安南战争、暹罗战争、亚齐战争、海湾战争(征阿曼)、波斯战争,以及正在进行的齐英战争,顺国都不遗余力地派出自己的精锐部队,随同参战。

反正,跟着齐国打仗,好像还没输过,这就使得部队战损非常低。另外,在战场上顺国儿郎们都能获得大量缴获,在返回本土后,多少都能刺激一波国内经济。

想想也是悲壮莫名,为了获取一口吃的,我大顺王国到最后只能靠卖命来换。

也就是在夺取延州这块膏腴之地后,顺国的日子才稍稍好过了一点。

这里开发日久,有大量熟地,平原广阔,耕地众多,人烟也比较稠密。

更重要的是,这里生活着数万华人后裔,商人、学者、工匠、手工艺者甚多。吞下该地后,这对于人口稀少的顺国而言,无异于让其吃了一个大补丸,可比夺占那些山高林密的内陆腹地要划算多了。

更妙的是,延州地区还有大量的胡椒种植,论规模和产量,仅次于印度和亚齐,这使得顺国顿时生出家里终于有“矿”的感觉。

近些年来,随着油棕、橡胶等经济作物的大兴,需求市场也极度旺盛,也带动了顺国的种植园经济发展。

为了争取投资者的青睐,顺国不仅以极优惠的价格拿出大片土地提供给种植园主,还出动军队,大肆捕捉土人,将其作为奴工卖给种植园。

没错,在顺国,不像齐国那般又立又当,需要遮遮掩掩的,而是直接规定蓄奴是合法的,奴工的人身安全不受法律保障,皆由种植园主、矿主自由处置。

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自身实力的壮大,顺国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顺国地处婆罗洲西北部,南边有敌意满满的班贾尔素丹王国,东边又有虎视眈眈的文莱素丹王国,虽然自己身后有齐国罩着,但始终是一个外来者,在这遍地土人的世界,总觉得危机四伏,稍有不慎,就会被汹涌的土人所湮没。

因而,顺国在立国之始,便以不断打击和削弱身边两个土人王国为念,频频对其用兵。

今日攻占几处村落,明日再夺几座山头,后日又驱逐覆灭两三部落,始终保持对土人的军事打击力度。

去年(1727年)九月,大顺王国军队以声东击西之策,先攻班贾尔素丹王国,连续拔除了南部边界地区十余座部落和村寨,正当文莱素丹王国以唇亡齿寒为念宣布要给予班贾尔王国支援之际,顺国军队突然调转兵锋,悍然越过拉让江,攻入了文莱王国境内。

十月,顺国以四艘购自齐国的二手战舰为掩护,集结陆军两千余,夺取了格盟纳河北岸的重镇民都鲁,同时也截断了文莱王国位于拉让江一线军队的后路,引得文莱军队大溃,被顺军毙伤俘五千余。

到今年二月,顺国更是抽调大小舰船十余艘,进抵文莱王城,炮击港口码头,抄掠文莱商船和渔船。

仗打到这个份上,文莱素丹已然破胆,不得不寻到齐国人,请求介入调停,结束这场战争。

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拉扯,顺国、齐国与文莱签订停战合约,文莱割格盟纳河以西领土予顺国,向顺国赔款白银三十万两。另外,割婆罗洲东北古达、亚庇(马来西亚沙巴州首府哥打基纳巴卢)等地区以酬齐国调停之功。

经此一战,文莱国土骤减四成以上,人口损失三成,从实力上而言,对顺国已然不构成威胁。

但所有明眼人都能看出,被夹在顺国、齐国和苏禄三国之间的文莱最终被蚕食吞灭,已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假以时日,待顺国和齐国完全消耗吸收了既占领土,移民人口数量也逐步增加后,文莱的下场就会跟数十年前被顺国所灭的三发素丹王国一般,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历史长河当中。

当然,苟延残存的班贾尔素丹王国、库台素丹王国也皆会有此下场,最终,这座偌大的婆罗洲,除了苏禄王国占据了西南一角外,很大概率将会完全由汉人彻底统治。

君不见,随着齐、顺两国新占大片领土,来自汉洲本土的各路资本也迅速涌来,开始跑马圈地,投入资金,建立种植园,开发矿场。

现在看来,这些地区似乎穷得一笔,但其实机会不少。一些投机的资本就喜欢在你很穷,资金缺口很大的早期介入,投资一些回报期很长,看似吃力不讨好的项目,最后都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当然,投资稳健的商人,一般还是喜欢到开发成熟的地方投资,前期投资可以少很多,不确定风险也小,但却没了“捡漏”的机会,从而获得超额回报。

在婆罗洲,除少数肥沃的火山地区以外,因为淋溶现象的存在,很多土地是非常贫瘠的。顺国所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