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六章 “搅棍”(2/3)

方水土流失。

而为了提供生火做饭的燃料,汉洲本土几乎在每个县都建立了一家蜂窝煤厂,专门销售机制煤球。因此,现在本土的城市居民主要使用煤球来做饭、烧水--这也是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成本并不比购买柴火贵多少。

而在广大农村地区,节俭的农人为了省钱,一般主要是利用收割后的农作物秸秆以及捡拾枯木杂草作为燃料,辅以少量蜂窝煤作为补充。当然也有少部分有钱的农民喜欢使用蜂窝煤以标榜自己的身份,这就另当别论了。

其实,说起来老天爷也是非常公平的,它给予了汉洲大陆贫瘠的土地、不丰的水资源和变幻莫测的气候环境,但它仿佛为了补偿这片土地的缺失,又为汉洲大陆赋予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令世人垂涎的金银矿,品位极高、储量甚丰的铁矿,以及同样储量巨大的煤矿,这一切都为齐国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煤炭,作为这個时期最为主要的工业燃料,已经被齐国利用到极致,从煤炭开采,到煤炭的炼制、萃取,以及从中衍生的一系列相关附属产品,已构成了目前齐国初具规模的煤化工产业。

从煤中得到的不只是光,还有一种脏兮兮、黏糊糊,并且有股难闻气味的油--煤焦油。通过煤焦油,可以合成十几种染料,用于棉纺织行业染色,要比从植物当中提取的染料,染色性能更加可靠,获取的原料也更加稳定。嗯,这也是齐国染色棉布质量普遍优于其他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煤焦油中还含有多种值得注意的化学物质,由此可创建起全新的工业研究领域来。

第一项是从煤焦油中提取出了一种后来变得十分重要的物质,名字叫做苯胺。

苯胺是染料工业中最重要的中间体之一,在染料工业中可用于制各色染料。在后世的农药工业中用于生产许多杀虫剂、杀菌剂;苯胺还是是橡胶助剂的重要原料,用于制造防老剂;也可作为医药磺胺药的原料,同时也是生产香料、塑料、清漆、胶片等的中间体;甚至还可作为炸药中的稳定剂。

第二项是将苯胺转变为另外一种物质苯酚。苯酚俗称秋石炭酸,有杀菌和防腐的功用。最早被用于试验处理污水过程,后来由于皇家医学院的一名外科医生将其用于预防术后感染而声名大噪。正是这名医生的这一成就,使成众多接受手术的病人得以避免因伤口腐烂而送命的下场。

不过,要说最重要的,还是煤焦油中的第三项发现—苯胺黑。这是第一种得自实验室的有机染料。它的出现,引起了齐国化学界的极大兴趣。经过多年摸索和试验,苯胺黑逐渐被应用于工业印刷油墨、木器涂料、装饰涂料、塑料涂层、鞋油着色、皮革染色等多种用途。

“若是能从齐国引进相关煤化工技术,必然可以让英格兰王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变成一种巨大的商业资源。”斯宾塞·康普顿男爵听完随从简单介绍齐国的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情况后,脸上露出几分神往的表情。

英齐之间的停战合约在长安进行了四个多月的艰苦谈判后,已经进入了尾声。英格兰王国在作出巨大让步后,主要的合约条款已初步达成,剩下的不过是枝末细节和未来双方如何遵照执行。

在这种情势下,斯宾塞·康普顿男爵决定返回欧洲,将合约草案呈送议会审议和国王陛下御览。若是不出意外的话,议会将会表决通过,然后国王陛下签字盖章,英齐战争就此落下帷幕。

在谈判开始前,康普顿男爵强烈要求下,齐国政府应允了暂时停止一切战争行为的建议,并解除对英格兰王国,乃至北大西洋航线的封锁和袭扰。

如此一来,英格兰王国便能稍稍缓一口气,可以从国外进口一些急需的粮食、木材、蔗糖、茶叶、咖啡,以及其他必要的生产、生活用品。

而各个港口堆积的货物也能顺利地驶往北美领地和加勒比几座热带岛屿,换回海量的烟叶、棉花,还有一枚枚可爱的金银货币。

相较于战前,三年时间里,整个英格兰王国的海外贸易下降了九成多,所有的商船都被困在港口,工场和作坊里生产的商品无人问津,无数的工厂主和贸易商人破产。

国内众多的平民沦为衣食无着的流浪汉,又因为饥饿和疫病,悲惨地死在了冬夜的伦敦街头。

齐国的海上持续封锁,令人绝望的爱尔兰起义,还有让人心烦的苏格兰王国分离战争,对国内的工农业生产造成了的巨大冲击,非三言两语就能完全描述出来的。

曾经以为孤悬大海,以优越的岛国地理优势,可以远避战火,却在面对一个比英格兰王国更为强大的海上霸主进攻下,使得这种独特的地理成为一种灾难,数百万王国子民很难获得任何外来物资和人员的支援。

这一切,仿佛就是一场噩梦,是该到结束的时候了!

当然,结束这场战争,英格兰王国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割纽芬兰岛、阿卡迪亚(今加拿大新斯克舍省,此时布雷顿角岛和圣尚岛为法国领地)、英属伯利兹、英属巴哈马群岛等海外殖民领地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