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50章 歌功颂德(1/2)

战争有风险,建功立业靠运气,不能强求。

至少得活下来才能建功立业,一旦阵亡,只是阵亡数字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

龙翊拎着那井下统帅的脑袋回来了,拎着脑袋在空中跑一圈,可惜视线不太好,没有造成太大震撼。

事实上,困兽之斗中的芽麦人也没空震撼,硬生生从西昌人方向杀出了一条血路,往他们的后方溃逃。

清河郡城也弃了,肯定守不住,迟了跑都跑不了。

“追击,一个不留。”

追杀败兵是最划算的事,己方几乎不会有伤亡,只要跑的比对方快,就能一一砍杀。

清河水军这回也是拼了老命,和芽麦人的水战中节节胜利,越战士气越高昂。

同样一支军队,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天壤之别。

不断收复被芽麦人占据的失地,反攻进芽麦国。

这一场大战结束的太快,芽麦国还有援兵不断开拔过来,结果跟着溃逃。

西昌人也不得不老老实实让出占据的城,跟随武胜大军反攻进芽麦国,去拿他们的那十个县的地盘。

只要能拿过来,这一次远征也不算竹篮打水一场空。

武胜国内经过一段时间的纷乱后,又很快稳定了下来,外敌尽数被驱逐,改朝换代成功。

君王有如此之军功武威,就算有人颇有微词,也不敢说出来。

只能歌功颂德。

敢说新王坏话的愣头青,肯定是要入狱的,严重了斩首不为过。

在芽麦国的战事,也是节节胜利。

虽说芽麦人善于水战,国内地形湖泊纵横,但这些湖泊太小,很难组织起大规模的水战,反而很容易被包了饺子,困在湖泊中打转,跑也跑不了。

人毕竟得在陆地上生活,芽麦人的城又连城墙都没有,根本守不住。

武胜国和西昌联军步步推进,没有遇上像样的抵抗。

芽麦人吹牛很在行,偷袭别人占点便宜时,能把自己吹上天,如今被别人打了,也是只能干瞪眼。

步兵嘛,遇水搭桥,湖泊地形中也能不断分割敌方,聚而歼之。龙翊对芽麦国地形有过探查,关键节点抓的很准,而且还有清河水军配合,弓弩犀利,势不可挡。

连着攻占了十几座城,大致到了周小舟上回来买丹药的那座大城附近,才遇上了芽麦国大规模的军队。

这里的湖泊比较大,城也大,水陆两军才能有效配合作战。

这座城好像叫做湖上城,犹如一座湖心的岛,通往岛里也有路,但非常狭窄,不利于大军通行。

只有会飞的人,才能比较方便的进出。

如果在这里能击败两国联军,自然又能打回去,收复失地。

而西昌人已经脱离了龙翊的大军,往南去占据靠近他们国家的地盘,把边境线往前推,才能切实的把这一块蛋糕吃进肚子里。

武胜国和芽麦国最好两败俱伤,对他们才更有利,自然不愿意参与其中了。

打到这里,战线其实已经拉的太长了,要不断的分散队伍占据各地,扼守关键位置,分兵已经比较严重。

武胜国这边只有清河水军和十几万步兵,对方集结的兵力貌似更多。

前方一直节节胜利,芽麦人一直喜气洋洋,忽然间大败,有些反应不过来,一些小股的军队原本要去清河郡支援的,结果还被堵截了,伤亡惨重。

败退到这里才站住了脚,意图再来一次决战,以扳回败局。

往这座城汇聚过来的军队,甚至热血男儿相当的多,加上这座大城本身能组织起来的战力,人数达到了一个比较夸张的数字。

出国远征跟卫国战争自然不一样,很多人不愿意出国冒险,本土作战则是保家卫国,不得不参与。

其中还有很多芽麦国修仙界的人,御剑飞来飞去。

之前很多人跑到清河郡城去,想要品鉴一下周小舟的宝葫芦,但大军不向前推进,他们也不敢随便往敌方深入,哪里找得到周小舟。

之后双方文官不断扯皮,这些人气的回来了。

如今又活跃了起来,建功立业扬名立万的机会。

一路打到这里,对于周小舟来说,有点故地重游的意思。

也很想报复一下这里的人,差点把他弄死在这里,不报复一下也说不过去。

这一路上他基本没有动过手,就是跟着龙翊的王旗不断向前推进。

这一带的地形地貌,龙翊显然了如指掌,也早有打过来的盘算,指挥得力,才能节节胜利。

跑人家这里来低三下四的做驸马,打的是灭亡人家的心思,说难听点就是阴险,歌功颂德的话,就是深谋远虑心有宏图大志,一遇风云便化龙。

歌功颂德还是唾弃,也得分出胜负之后。

武胜军到了这里,也确实陷入了困境,步兵无法展开,水军没有对方多。

就连空军也没有对方多,会御剑的人还是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