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成的计划,改造清流(1/3)
“啊?”>
朱成微微一怔,片刻之后便也是明白这些翰林在干什么,原来是被自己的举动吓到了。>
也对。>
这么翻书还能记住,属实有些奇怪。>
“能记住一些。”>
“嘶——”>
听到朱成所言,不少翰林倒吸一口冷气,望向朱成的视线也是完全被震惊所替代。>
猜测到是一回事,听到朱成亲自肯定又是另一回事。>
在场的翰林,大多都是考取的功名。>
八股取士突出对背诵能力的考察,谁都埋头苦读过,背书的辛苦自不必言喻。>
像是朱成这般惬意的背书。>
实在是令人羡慕。>
“康王殿下……那个,我……”>
人高马大的王翰林用手挠了挠头,憨厚的脸上挂着一丝不好意思。>
本来是想考察朱成。>
结果对答如流。>
反倒是自己,对一个拥有过目不忘才能的人误会。>
不光是他。>
多少翰林都对朱成误会了。>
一个个低头顺耳。>
“康王殿下,我等汗颜。”>
还是于老关键时刻举重若轻,对着朱成微微躬身,开口说道。>
“诶,无妨,不过是学术交流而已。”>
朱成摆了摆手。>
并未提及翰林们对自己的误会,给诸多翰林一个台阶,更让他们心中萌生一丝感激。>
“康王殿下,您慢慢看,我们就不打搅您了。”>
王翰林恭敬的说道。>
他此时的恭敬,倒并非是因为身份诧异,或者换句话说,对于自傲的清流,身份诧异不会导致他们的恭敬。>
王翰林之所以态度大变,乃是被朱成的才学所折服。>
——对答如流,引经据典。>
虽然才问了几个问题。>
但以朱成表现出的姿态,想必他的整体学识在翰林院诸多翰林中,都能算作中游。>
“不必了。”>
朱成见翰林们要走,抬起手将他们阻拦。>
“这几天,我看了不少东西,学到了许多,也应该修书了。”>
“修书?啊!”>
翰林们微微一怔,这才想到,朱元璋让朱成过来,并不是看书学习,而是要修书。>
一时间。>
翰林们对朱成要修何书都感到非常的好奇。>
“纸笔。”>
朱成招呼道。>
资历最浅的孙翰林立刻将纸笔拿来。>
然后。>
朱成在众目睽睽之下,思索少倾,写下几个大字。>
——《资本论》。>
没错。>
这就是朱成想写的东西。>
对于农耕性社会而言,进一步转型的方向大抵上有两种,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
当然。>
两者并不完全矛盾,只不过各有侧重而已。>
在朱成的心目中,《资本论》中所记载的各种内容,对于朝廷的成长而言绝对是裨益良多。>
首先大明就已经有宝钞的底子。>
已经在资本的道路上卖出长足的一步,而且还将大明宝钞成功的疏通向岛国。>
不进一步发展资本的概念,那可真是暴殄天物。>
“《资本论》?”>
于老凑过来,见到朱成的题目之后,不由得微微皱起眉头。>
很奇怪的开篇。>
难以想象朱成打算书写些什么内容。>
对于翰林们的围观。>
朱成并不觉得方案,书籍单纯的创作出来,并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将观点输送出去。>
才有价值。>
而这些翰林,正是朱成心目中绝佳的观点输出对象。>
大明的清流。>
多多少少有些病态,傲骨自不必多提,一个个都自视甚高,站在理论的制高点就敢冒死行事。>
很多事情上,都脱离实际。>
用一个字来形容。>
那就是‘轴’。>
并不坏的一群人,但‘轴’。>
资本论的第一章。>
讲得就是‘机会成本’。>
——所有事情,都有一个成本,任何事情,都有代价。>
“康王殿下,你所说的‘任何事情,都有代价’,是不是有些偏激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狂帝邪妃
网游之混元法师
凤掩妆,戒瘾皇后
敌军还有三十秒到达战场
斗破之易宝系统
星之守护神
宋时风流
宠妃她步步高升
一念原罪
第四生物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