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学子罢考(1/2)
儒学乃是这世界上最尊崇的学术,这一观点根植在所有学子的内心之中。>
结果现在。>
翰林院的翰林们竟然背弃儒学,尊崇什么从来也没有听过的科学。>
这在任何人眼中,都是难以接受的。>
如果是普通人。>
倒也不会引起如此激烈的反响,可翰林院的翰林是什么人啊?>
是学子中的精英。>
——天下学子所尊崇的对象。>
整个大明。>
受学子尊崇的地方只有两个,一个是位于武夷山附近的崇安,那是朱熹的居所。>
是朱子理学的发祥地。>
文圣人的所在。>
第二则是翰林院。>
结果翰林院的翰林们竟然背弃儒学??>
谁能接受!!>
……>
几周后。>
御书房。>
“伯温啊,听说你有事情要见咱?”>
朱元璋坐在书案后,询问着眼前这名稀客。>
就算刘伯温依旧在朝为官时,他主动觐见朱元璋的次数都屈指可数,没想到现在让他负责科举改革的事情。>
刘伯温反倒主动来御书房。>
“陛下,有一件事情,我必须向您说明。”>
刘伯温表情凝重。>
“说。”>
朱元璋一挥手,示意刘伯温直言。>
“禀告陛下,恩科的事情,稍微有些不顺利……”>
刘伯温有些吞吞吐吐。>
“嗯?”>
听到刘伯温竟然是为恩科之事而来,朱元璋皱紧眉头,放下手中正在批阅的奏折。>
——如果刘伯温前来,为的是科举改革。>
刘伯温都不会觉得意外。>
毕竟科举改革颇为艰难,而且是一件新事,有些磕磕绊绊最正常不过。>
但恩科不应该有问题啊。>
恩科不过是一次正常举行的科举而已,流程已经非常成熟,而且为照顾这次恩科。>
朱元璋甚至让部分锦衣卫协同刘伯温。>
怎么还会有问题?>
“直说!”>
朱元璋有些焦急。>
从朱元璋这态度上来看,恩科发生的问题,似乎还不算小。>
“恩科计划前来的士子数量,和预期相比有些少,而且不是一般的少……”>
刘伯温深鞠一躬。>
他已经做好承受朱元璋怒火的准备了。>
“什么!?”>
听到刘伯温所言,朱元璋果不其然的拍案而起,书案上摆放的奏折,都被朱元璋震掉地下几份。>
“怎么回事?是什么原因导致考生数量锐减,难道是又有灾害,导致陆运不通??”>
“还是有什么特殊的事情?”>
朱元璋追问道。>
奇怪啊。>
从常理来说,恩科对于天下学子,乃是一种求而不得的恩典,不然怎么叫‘恩科’呢。>
是皇恩浩荡啊。>
就算天上下刀子,学子们也必然会披荆斩棘,奋不顾身的赶到京城考场。>
搏一个入仕途机会。>
“回陛下,都不是,最近大明风调雨顺,各州府也给到惠策,所有来京赶考者,赠送盘缠一半。”>
刘伯温斟酌字句。>
想着如何表述,能让这位洪武皇帝少一些怒火。>
“是因为,天下学子对翰林院的风气不满意,自发抵制恩科,故意不前来……”>
可无论如何思量,刘伯温也找不到温和的说辞。>
因为这件事本身。>
就不温和啊。>
“什么!?”>
朱元璋一怔,随后大手一挥,直接将桌上的不少奏折扫在地上,龙颜上浮现着一丝难以置信。>
随后演变成愤怒。>
“朕开恩科,是福泽天下学子,那些酸腐的读书人,竟然不缅谢恩典,反倒抵制不来??”>
朱元璋难以置信。>
——这还是皇帝的恩典吗??>
他还有皇帝的威严吗??>
抵制皇帝的命令??>
“陛下息怒,翰林院不尊儒术,反倒研究科学,更是出走大量翰林,自然会引得天下读书人不满。”>
刘伯温深鞠一躬。>
“现在坊间多有传闻,是陛下您的命令,威逼翰林院的翰林们学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神级猎杀者
不二不幸福(gl)
总裁结婚吧
黑化嫡女:首辅的掌心宠
军式独宠:匪妻在上
玩家即将抵达他忠诚的咒术界
参棺
公诉人II
最强废柴
血色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