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七章:贾景之初进大观园(2/4)

能派送乡试了。

这秀才也是不保险,县学进学年年岁考。

国子监优贡也要考试,竹纸都堆了一大摞了......”

铁牛百无聊赖地说道。

“过了,国子学就考《毛诗》制艺几篇。

默写几篇,律学、算学、书学各几篇。

不考四书,八月初就进贡院了......”

贾琮面色有些疲倦,随意说道。

去了国子监修道堂,博士大人还警告了他一顿。

还好他私下送了点琥珀珍珠。

不然博士大人还不想让他过。

毕竟他一个在籍贡生,几年在外晃荡也不回来听课。

曹达华打了个饱嗝,样子傻乎乎的。

“可别又出什么幺蛾子,这乡试也是麻烦多。

怪不得那么多位高权重的人亲临。

还要派一队又一队的官兵巡逻、护卫、监视。

就是这样,年年也有人不怕死呢。

依俺看呢,在辟壅四桥、飞虹桥走的人。

不外乎两种,一是为名,二是为利。

当今就找不到读书不求名利的人。

花花肠子,抱成一团!

哪有俺优游林下、出走四方活得自在。”

贾琮倒稍显意外,这粗汉子心里竟也不傻?

好吧,该是他多想。

不然当初曹达华也办不成贾珍、贾蓉那事。

贾琮看了眼傻大个,好笑道:“你说得不错,是见过世面的人。

那你说说,我是为名、还是为利?”

曹达华表情很认真,脱口而出。

“琮三爷是财色兼收,名利都要。”

贾琮深有同感地点点头,竟大有遇到知音的意思?

此时学堂之内。

众族人、族人亲戚朗读完毕。

贾代儒一一点名,叫学生们走上来交功课。

他一边看一边指导,贾菌忐忑地交上去。

贾代儒摇头晃脑地坐在讲台交椅上。

对手中粗劣的时文不满,严厉道:“红花!”

贾菌想了想道:“青桐!”

“唔......”

贾代儒无可奈何道:“对得不通!回去抄《声律启蒙》《五言杂字》。

《七言杂字》各一百遍,明天交给我!”

贾菌满脸沮丧,满堂学生都吓得面无人色。

怪就怪在,贾代儒也不说哪里不通。

学生们的学习进度都是不一样的。

有的明白,有的不明白。

轮到贾兰时,贾代儒继续问:“红花!”

贾兰不假思索地说:“绿叶!”

“嗯......”

贾代儒不置可否,仔细看了贾兰几秒。

“下去吧。”

贾兰心中暗喜,却不表现在脸上。

待得下课出了学堂,贾菌小声咒骂贾代儒。

手扣手地问贾兰道:“兰弟,红花能对绿叶。

为什么不能对青桐?”

“你看看声律启蒙再说,这是要讲平仄的。”

贾兰鼓起小嘴:“红花两字,红是阳平,花是阴平。

都是平声,只能用两个仄声词来对。

青桐两字,青是阴平,桐是阳平,不对。

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

入声是仄声,绿叶两字。

都是去声、仄声。”

“啊?先生也没教过,这不是故意跟我过不去吗?”

贾菌想也不想地埋怨起来,他母亲是娄氏,恨恨的道。

“看不起我们小门小户的!

当初薛蟠进来。

就没见先生刁难过......”

“且不说那个......先生是没教。

但声律、五言、七言之中,背熟了。

自己能体会出来,都是有规律可寻。

这叫悟性。

你小门小户怎么了?

小门小户不用讲那么多规矩,我在家礼数多。

娘亲又是通四书五经的,管教严厉。

外祖父曾任国子监祭酒,一大家子虚迎奉承。

看他们热闹欢笑,我从小去了爹爹。

这一房没个顶梁的,娘亲常说。

不能让人认为有爹生没娘养的......

我心里都不快活!”

贾菌对贾兰倒是挺仗义的。

贾兰内向,一次西府宴会不来。

祖父贾政都只好派人去请,祖父派人去请孙子。

这是很奇怪的,西府人都说贾兰“牛心古怪”。

有其然必有其所以然。

贾菌的仗义在那次闹学堂。

有人无意中拿砚台打过来,贾菌就不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