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一百四十二章:公车上书(2/4)

是不要插手为好!

户部就是一笔烂账。”

主事林浩汇报:“户部浙江清吏司领浙江布政司。

代管京营御林军、留守军、龙虎军。

应天军、上直亲卫几十万军饷。

浙江乃东南大省,沿海富裕之地。

湖州、嘉兴、宁波等,盛产棉、麻、丝。

稻谷可以两熟,春税少些!

二十万,秋税有一百多万。”

贾琮沉吟不语,在桌面上悄悄手指。

“我昨天从其他几个清吏司回来,情况大抵差不多!

户部、工部、兵部、内承运库、内惜薪司、御马监等等。

职务常有交叉,这军饷本是兵部之事。

却由户部各清吏司代管。”

“正是如此。”

王浩、林浩二人皆点头。

贾琮想了想又有些疑惑:“我朝国初设茶马税、盐课司、钞关。

二十取一后民愈富,禁令渐弛,变成三十取一。

单拿西北、西南茶税来说!

可以做茶马生意,茶是战略物资。

至于盐课,两淮、两浙、河东、长芦、山东、福建等是常设。

云南、陕西等地也有井盐提举司。

钞关即便各代增减不一,河西务、临清、淮安。

扬州、苏州(浒墅)、杭州(北新)。

九江七处大致是常设的!

十三布政司汇合茶马税、盐课税、钞关税。

中原水患之后顾,哪有不够的?”

林浩犹豫、迟疑道:“户部各十三清吏司例银,惯有解送内府、内库的。

金陵、苏州、杭州三织造,也归内务府管!

去年并今年解送的总数,据说有四千多万。

九边战事耗费一千多万,各地军饷一千多万。

解送内库再一千万,剩下一千万.......”

还不够上下其手,贪墨了。

兼户部侍郎的汪应沅背手踱步进来。

“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

内宫多处有雷劈、起火,宫殿重修、太妃生日。

每一样动辄耗费百万。

一旦修宫殿,木材要从湖广、云贵运送上好木料。

走长江水道、运河,又要动用市舶司。

工匠、颜料糜费又不可计数,户部预算。

每年都入不敷出,贾修撰还有什么疑问吗?”

汪应沅老奸巨猾地一笑:“你将来是要修史的。

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

知道详细点也好。”

“阁老。”

贾琮三人起身行礼,汪应沅是身兼数职。

自从赵北斗下野。

皇帝一直不下旨选阁臣,内阁严重缺额。

所以汪应沅是东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户部左侍郎。

位高权重。

“黄河水患刻不容缓,下官身为翰林院修撰。

西阁值班人员,奉命巡视工部、户部。

职责所在,更是责无旁贷。”

贾琮面色坚决地表态道。

林浩、王浩二人对视一眼,暗暗敬服。

“陛下正向户部要银三百万重修大明宫。

河南只有两百万,你上书要有准备。”

汪应沅丢下几句话,便走了。

........

........

清幽雅致的翰林院。

贾琮从典簿厅签名出来。

蒋化狡拱手道:“贾修撰得提防提防,如今的金陵四大家族!

实在名不副实呀,哈哈.......”

编修丌诗轩幸灾乐祸:“修撰大人还敢要地吗?

丌某人在松江还有几百亩.......”

“多谢蒋修撰、丌编修吉言。”

贾琮无故加之而不怒:“蒋修撰、丌编修是泰州学派。

泰州学派由王阳明心学发展而来。

讲究百姓日用,就是道理!

董府尹的浙东学派即便与泰州学派理念不同。

为国为民到底都是一样。”

“现下中原水患,区区二百两,不足以充塞黄河之万一!

我兰陵盟盟主贾琮,欲公车上书。

请陛下开户银、停宫殿!

以定黄河、安万民、保天下。

为我大楚万世之国祚计,你们怎么说?”

丌诗轩、蒋化狡对视一眼,大义凛然。

“你贾景之若敢公车上书。

我江左盟自然义不容辞!”

贾琮拱手,皮笑肉不笑应下。

可爱,又可恨的人!

可惜江左盟和自己对上了,政治,是无情的。

申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