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两百零章 《“极乐净土”的名单》(3/3)

而这回还未到净土寺前,他就远远发现,两道熟悉的身影正在路边说话,隐隐还有些争吵之势。

准确的说,是公孙策在质问,包拯抄着手,有几分无奈地回应。

“那么明显的鬼祟,你怎说净土寺的僧人没有嫌疑?若我早些来,此案早就破了,亏我还信你的判断!”

“寺中有僧人丧命,行迹慌乱,情有可原……明远,你不可由此生出猜疑,先假定有罪,这是会出冤案的……”

“你这黑炭!还是和书院时一样死板!明明就是嫌疑,我哪回看错了?哪次又冤枉过好人?”

“总有错的时候……”

狄进听力敏锐,仅凭三言两语,就大致明白了双方的争辩点。

公孙策会识人,就像是后世经验丰富,培养出某种直觉的老刑警,有时候不讲道理的,能从人群里分辨出谁是犯人,然后深挖对方的一举一动,抓住实际的罪证。

包拯则注重实证,从不假设嫌疑人,唯有在证据出现的情况下,才会锁定目标,他之所以认为寺内僧人没有嫌疑,是因为这些人都拥有明确的不在场证明,并且仔细查明后,没有实施时间诡计的迹象。

分歧由此而来,不过两人早在庐州书院时,就争习惯了,至今谁也说服不了谁,眼见狄进下马走来,也同时迎上。

公孙策率先开口:“仕林你来得正好,这净土寺的僧人绝对有问题,我打听到一个地方,名‘极乐净土’,是佛经里佛祖所掌握的国度,在里面的众生无有苦楚,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凶手杀死照静,原本留下的定是某种要挟之物,似乎就与此地有关,我准备将几个嫌疑人拿了,分开审问,定要逼问出来!”

包拯则道:“明远所说的那几人,确有闪烁其词之处,然拿人至少要有一项证据,万一无辜,便是事后放回,寺中也待不下去了,还是得慎重些……”

“我这里也有了进展!照静也是丐首,排名第五,府牢内的鲁方还交代出了两个新的目标……”狄进没有急着赞同他们任何一方,而是先将喻平那边的情况仔细说明:“两位由此想到了什么?”

“市面上买不到的傩舞面具……只有傩公……没有傩母……三个月做一批……数目在逐渐增加……‘极乐净土’……‘极乐净土’……”

公孙策先是皱起眉头,然后想到了能让荣婆婆昏沉的檀香,动容道:“这群贼子,不会在‘极乐净土’,做那等恶事吧?”

包拯的脸色变了,几乎是同时道:“乞儿帮拐带京师娘子,连富家娘子都不放过,莫不是交予了这个贼子?”

狄进声音沉凝:“我怀疑何万特意拉拢了一群人,在净土寺中的某处,聚众行荒淫逼迫之举!这乞儿帮的丐首脱下污衣,穿上净衣,却不满足于此,他们还要给那些受不住诱惑的京师贵人,穿上永远洗不干净的污衣,从此狼狈为奸,沆瀣一气!”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