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53章 瑜州之行(二)(1/2)

……

明察暗访,是个很好的办法。但黄世安不是傻子,肯定能猜到。这也就变相说明了眼前这些兵卒所说的事,十有八九是真的。

如若是刻意让人这样说,自己随便打探一下就能发现问题。况且这两人的表情,言语中的细节,让徐平确信二人没有说谎,也并非受人要挟。“张士杰,郭子韬。”

“大人。”

“你二人去城内打探一下,与当地百姓多做沟通,尽量了解清楚些。完事之后再去城外的村落也打听一下。”

二人对视一眼,齐声一拜。“诺。”

待人走后,徐平将手中账本合上。“两位可否与本使详细说说。比如,黄大人具体都为当地做了些什么?他在任期间,溧阳的百姓日子过得怎样?治安如何,暨州灾情波及到此的这期间,他是如何处理的?可曾开仓放粮,接待流民?”

徐平这一连串的问题,倒是将二人问了个愣神。“不急,慢慢说。张掖,去弄些茶水来。”

闻言,二人整理了下思路,继而开口回道:“要说具体做了些什么,那可就太多了啊!大人,请听我给您细细道来。

您就看这溧阳郡的城墙,经历了数百年光景,那早已是破败不堪。刺史大人为了翻修城墙,据说当时连府上的家具,首饰都变卖了不少呢。

还有啊,您看这溧阳郡的街道,那在数年之前,还都是青砖加夯土呢,现在可都是青石板街。”

“对啊,对啊。修桥铺路就不说了。光是前年剿匪,就耗费颇多。朝廷给的军饷不够,阵亡的弟兄们,抚恤银还是刺史大人自己掏腰包给的。”另一人也从旁插话。

“可不是吗。去年突发山害,引得上游水流枯竭,也是黄大人亲自带人前去疏通。暨州爆发灾情的时候,大量流民入境,大人不但开仓放粮,还亲自搭棚施粥,虽然效果差强人意,可咱们瑜州也穷不是。”

两人说话之际,张掖缓步入内。“两位兄弟,来喝口水。慢慢说,说清楚些。”

……

瑜州刺史府,朱红色的大门油漆剥落,门环亦是锈迹斑斑,些许铜绿点缀其间。一名家丁依墙而立,身型很是单薄。

府内,零零散散的几名家仆面黄肌瘦,用以打理府上的婢女也不过五指之数。

陈旧的家具摆满了内外厅堂,院中荒草萋萋,花圃中亦是些残枝败叶。庭廊的柱子上油漆斑驳,几处地方甚至露出了里面的原木。

黄世安缓步自内堂走出,看着眼前这一幕,会心一笑。“赵元,就本官府邸如今这模样,如何啊?”

“呵呵!大人,您这还用说吗。”

“就算是耗子来了,都得在府中留下点啥吧?得亏大人我表面功夫做得好,咱们这些年在瑜州,口碑那可是不错呢。待徐平来到府上,瞧见这般光景,你说他会作何反应!”黄世安拂须一笑,心情似乎比几日之前好了不少。

赵元见状,亦是开口附和。“莫说贪墨军饷了,怕是此子前来,都得给您救济一些银子。”

“这话我爱听!对了,那些人都处理干净了吗?”

闻言,赵元收起脸上笑意。“大人,我办事您还不放心吗?凡是与那些事情有关的劳工,全部都处理得干干净净。”

黄世安眉头微微皱起,没有了方才愉悦的心情。“那么多条命,本官也不想啊。他们死,总好过本官死。”话说到这,黄世安脸色阴沉了起来。“就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吗。你好,我好,大家好。

皇帝非得搞这些破事,本官才拿了多少银子?大鱼不去捞,天天逮着小的弄,你说他是不是有毛病。”

“大人所言极是。”赵元微微点头。

“徐平既然跑大营去了,本官岂能不尽地主之谊。走,咱们去瞧瞧靖北王这个好儿子。”

大半个时辰过去,黄世安领着赵元与一众下官驱马赶到了营内。听闻徐平正在中帐找人问话,几人先是面面相觑,而后又微微一笑。“诸位同僚,随本官去见见咱们的巡察使大人吧。”言罢,黄世安掀起帐幕,缓步走入其中。

正在与兵卒交谈的徐平,得见来人,第一时间便猜到了对方的身份,当即起身见礼。“下官武政府巡察使徐平,见过刺史大人。”(注释:徐平是武政府四品内职,刺史是正二品封疆大吏,他见到对方是需要行礼的。)

“哎呀!徐巡使客气了,不当如此,不当如此啊!”见状,黄世安满脸堆笑,大步上前将对方见礼之手托起。“你与我同朝为官,都是为了大周天下,不搞这些虚的。”

黄世安的样子与想象中出入极大。身材并不高,还有些发福。整个人慈眉善目,两鬓还有些微微泛白。见状,徐平亦是笑脸相迎。“大人您说笑了!您既是上官,亦是长辈,这礼数可不能失。”

“你看你,见外了不是。什么上官不上官的?往后还不是你们年轻人的世界。徐巡使啊,我与你父王也算旧识,若不嫌弃,唤一声叔父便好。”黄世安轻拍了下徐平,随即弯腰帮其收拾起案台上凌乱的账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