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1965年的财富总结(2)(2/3)
。
杨文东又看向邹纹怀,道:“邹生,你这边在海外的电影院扩张也是一样,逐步有计划的扩张,你这边扩张成功了,那香港的电影能够在亚洲流行,香港明星能够在亚洲有足够多喜欢的人,这也会方便我们集团乃至香港制造业进军亚洲市场。”
皱纹怀说道:“是,杨生,去年我在新加坡又开了三个新影院,马来那边有一个,只要确定经营没问题了,那我还会逐步扩张。”
这院线扩张,也不是光有钱就行,第一重要点就是选址,只有周围有足够的人乃至于华人,或者能够接受香港电影的本地人,按影院建成后才会有经济价值。
“这段时间香港这边地产不行,你也不用考虑,安心投资东南亚就行了。”杨文东又道:“正好恒生银行也准备去新加坡成立业务了,你可以多与他们合作,太大的项目他们也接不了,你影院的项目倒是挺适合的。”
恒生银行在去年年初那一波挤兑中,元气大伤,杨文东投资的5000万港元,几乎损失殆尽,不过何家也保住了自己企业;经过一年时间,也逐步恢复正常了,去年11月,恒生银行也去了新加坡,成立了海外的第一家分公司。
邹纹怀答应说道:“好的,等年后我去拜访一下恒生银行。”
杨文东又说道:“除了院线投资,在拍摄这一块,也要认真做好,只有好的电影,才能占领东南亚市场,要不然,就算院线全是我的,也没用。”
“明白。”邹纹怀点点头说道:“今年过年档期,我这边也准备了几部电影,等成绩出来后,也会拿去东南亚区上映。”
“行,等成绩出来后,单独跟我说一下。”杨文东说道。
对于电影能赚多少钱,他也不是很期待,现在还只是开始而已,至于电影内容怎么样,他现在也不是很在意,如果真的出现了爆款,再去看就行了。
邹纹怀答应道:“好的。”
杨文东又看向秦志业,笑问道:“老秦,你这边怎么样?”
秦志业惭愧说道:“杨生,我这边出现亏损了,广告业务损失惨重,连也是一样,各个地产公司,都不怎么投放广告了,虽然兄弟公司支援了一波,可还是不够。”
“嗯,没事,我的意料之中。”杨文东笑道:“不用灰心,安心等待经济复苏就行了,另外做好准备,如果时机合适,也可以收购其他报社,这个时候日子难过的,可不仅仅是我们一家。”
“收购?”秦志业眼神一亮。
杨文东道:“对,收购与我们业务不同类别的报社,一个大型报社集团,也不可能只依赖两份报纸,未来业务也是需要区分开来的。”
别说报社,就算是前世的互联网公司,啥都想做,可公司内部也是有相关基因的,不可能啥都做成功;现在的报社也是一样,一份报纸一般也有其定位方向,不同报纸也可以说是错位竞争。
而想做一家顶级的传媒集团,就得有着不同定位的报纸,覆盖一个区域的每一个人。
“好的。”秦志业也满是欢喜的回道。
杨文东笑了笑,又询问张志远:“老张,长兴文化的主要业务在海外,香港经济危机对你影响不大吧?”
张志远回道:“这个影响不大,如今长兴漫画周刊8成以上都是在海外销售了,相关衍生品周边也是一样,去年的总营业额为2900万港元。
今年的核心业务就是推广小叮当外加其动画片,以小叮当的热度,今年的业绩翻个倍或许也没问题。”
“好,这也是文化产业的优势了,只要有成绩就能快速增长。”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文化产业就如同互联网业务一样,报纸或者书籍可以快速生产,动画片一旦做出来也可以卖给全球,唯一的问题就是要翻译成当地语言,但比起其他实体产业要强多了。
“是的。”张志远点头笑道。
其实长兴文化还有一点,那就是利润率报表,不过这个群体会议是不容许说利润的。
“那最后一个就是屈臣氏了。”杨文东看向了周浩然,笑道:“去年屈臣氏的成绩很不错吧?”
周浩然回道:“是的,杨生,屈臣氏如今的核心业务是粮食贸易、粮食生产、饮料、糖类制作,还有化妆品及药店,不过这两个份额很小;
去年的总营业额为1.7亿港元,但其中8000万是粮食贸易,这个看起来产值高,但都是苦力交易,利润率很低,屈臣氏的核心仍然是饮料及食品生产,不过也有6000万左右是给百事可乐代工,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也就3000万左右。”
“3000万已经不错了。”杨文东说道:“也就放在我们公司看起来很一般,放在外界,那也是香港最大的食品饮料公司之一了。”
作为传统产业,虽然在“茶饮”上有点创新,但竞争力也是很有限的,因此,饮料与食品产业的发展比较慢,是杨文东预料之中的,这还是自己资金雄厚外加控制着航运,要不然一般的企业,估计发展几年连300万都做不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