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双皮奶,鱼鲊饭团和小蛋糕!(1/2)
“只是朕有些奇怪,这看着和滴酥水晶鲙相差不多的甜点,为什么要叫双皮奶这个古怪的名字呢?”
宋朝的人最文艺不过了。
不论是诗词歌赋还是衣食住行,就连寻常百姓对菜肴的名字,那都有着奇奇怪怪的讲究。
春天吃个绿豆粉皮卷春笋,叫做山海兜。
秋天凉拌个水果沙拉,都要叫做春兰秋菊。
而身为骨灰级艺术家的宋徽宗,那就是妥妥的文艺青年,他吃个菜更是要仔细的琢磨半天菜名。
像袁州这样,简单粗暴的取名方法。
在宋徽宗看来,那是比较特立独行的。
所以,才会追根究底的询问个明白。
“这双皮奶是因为有两层奶皮。”
袁州瞧见宋徽宗那茫然的眼神,苦笑道:
“微臣嘴笨解释不明白,官家尝尝就知道了!”
宋徽宗也没有为难袁州,舀起了双皮奶就往嘴里送,那略带凉意的双皮奶在嘴里灵活的跳动。
轻轻一抿,就融化了!
奶香四溢,切唇齿留香!
“嗯!”
“不错不错!”
“的确是双皮奶!”
宋徽宗连连称赞道:
“这看上去好像是浑然一体的,但实际上就和太极相差不多,分为阴阳两层蕴藏着玄妙的至理!”
“上层的奶皮甘甜醇香,下层的奶皮顺滑可口!”
“果然不愧是双皮奶啊!”
袁州讪讪的笑了笑。
不得不说,宋徽宗的想象能力还是挺丰富的,竟然能够将双皮奶扯到太极两仪上面去,真是厉害!
因为袁州准备的菜品太多,所以宋徽宗品尝完了双皮奶以后,就迫不及待的往前继续走去。
“袁大郎,这是鱼鲊吗?”
所谓的鱼鲊在北宋也是非常流行的食物。
将生的鱼肉用酒洗干净以后,再放到坛子里进行腌制,等到鱼肉发酵之后就可以直接拿出来生吃。
而蔡京那个老狐狸,就很喜欢吃黄雀鲊。
每次几乎都要祸害上百只黄雀,听说整整腌制了三大屋子的黄雀鲊,几乎都快要将东京城里的黄雀给吃绝了!
袁州瞧见宋徽宗小心翼翼的捏起了两团寿司,不由得笑了起来,寿司的做法也的确和鱼鲊相差不多。
而更有的传闻说,寿司起源于华夏的时候就是叫做鱼鲊,只是传到东瀛那边去了以后,又增加了米饭来佐味。
“官家,这道菜肴微臣叫做鱼鲊饭团!”
“这些饭团,都是搭配着紫菜和鱼鲊做出来的,还有是其他的馅料,包裹起来吃着很方便。”
没错,在大宋其实是有紫菜这种海产品的。
只是这玩意在宋朝是贡品,提供给宋徽宗品尝的。
但由于蔡京是宋徽宗非常信任的宠臣,所以也能从宋徽宗那里得到紫菜的赏赐……
咳咳,其实凭借着蔡京的权势地位。
就算是宋徽宗那边不赏赐紫菜。
他也是有办法搞到的,只是不能明目张胆的把紫菜拿出来,招待宋徽宗而已。
“不错不错,这鱼鲊饭团很好吃!”
袁州做的寿司刚好只有一口的分量。
宋徽宗品尝完以后连连点头。
“朕还没想过,鱼鲊和米饭搭配起来竟然如此爽口,袁大郎你明天去宫里做点鱼鲊饭团,朕赏赐给嫔妃和公主们尝尝!”
袁州微微有些发愣。
这宋徽宗还挺会使唤人的。
明天又不是初一十五……
哎,不过官职在身。
总是身不由己啊!
不知不觉,宋徽宗就转悠到了鱼脍的区域了。
这里盛放的鱼脍都放在了冰面上。
各种样式的鱼脍以及摆放在餐盘里的龙虾壳格外喜人眼球,宋徽宗还从来没见过这种摆盘的方式呢!
“袁大郎,你这鱼脍有什么特别之处啊?”
袁州微笑着搭话道:
“陛下,微臣这鱼脍的特别之处是酱料!”
“这鱼脍的酱料,是微臣特地调制出来的。”
“所以和其他的口感,区别会比较大。”
宋朝的生鱼片挺流行的。
但是袁州都快要尝遍所有大酒楼的鱼脍了,都没能找到比较心仪的味道,因为他们做的酱汁实在是一言难尽。
宋朝调味品比较单调。
基本都是用酱油在蘸鱼脍。
但这个时代的酱油,总是有股挥之不去的霉味。
袁州在袁家酒楼里使用的秘密调味料,像酱油、蚝油、海鲜酱等调料,都是自己熬煮出来的。
而生鱼片的精华就在于蘸料!
所以,袁州对自己做的蘸料很有信心!
“那朕尝尝你这蘸料……”
宋徽宗夹起了片鱼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