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章 汉末群雄之白马公孙瓒(2/4)

少年将的风姿。

数百白马义从紧随其后,一万骑兵加上两万多匹备用马匹,卷着滚滚风雷,尘土飞扬如海水席卷。

“大兄,前面就是蓟中。”

公孙瓒的从弟公孙越眺望远方城池,对公孙瓒说道:“今日就在城外安营扎寨,明日再走吧。”

公孙瓒看了眼天色,已经到黄昏,今天回涿县看来是回不成了,便点点头道:“好,就在城外安营扎寨,执我诏书和符节去城内要粮豆。”

蓟中就是后世的首都,如今是广阳郡的治所,南面便是涿郡。

大军抵达城外,有朝廷调令和统帅符节,公孙瓒没有任何阻碍就在城外驻扎。还可以就地补给,要人吃的粮食与马吃的大豆。

一个时辰之后,天色渐晚,日暮归西。

便在这个时候,一骑从东方而来,向蓟县城内而去。

“什么,丘力居反了?”

广阳郡太守府,广阳郡丞骇然色变,看着从渔阳郡过来报信的士兵。

由于前任广阳太守刘卫与幽州刺史郭勋被黄巾斩杀,所以广阳太守和幽州刺史到现在还属于空悬阶段。

毕竟幽州蛮夷之地,时不时就有人杀官造反,并不是什么肥差,汉灵帝就算想挂牌出售,也得有不要命的人敢买才行。

所以现在的广阳郡由郡丞代为行政。

“是,还有护乌桓中郎将张纯,前泰山太守张举,杀公綦校尉!丘力居聚众十余万,奔广阳而来。”

士兵一身血污,可见是血战中逃出。

郡丞一屁股坐回席子上,只觉得头皮发麻,面无人色。

幽州的防卫力量主要是靠护乌桓中郎将,其下还有护乌桓校尉,统领乌桓人马。

如今居然是幽州的守将带头叛变,这意味着整个幽州都已经没有防卫力量,都将处于乌桓铁蹄之下。

这可如何是好?

郡丞心乱如麻,心中十分惊慌。

等会儿.....

城外还有支部队!

公孙瓒!

郡丞忽然想起了什么,忙不迭对门外侍从大喊:“快去请公孙伯圭!”

公孙瓒这个时候都已经歇息了。

士兵吃过饭,马匹喂过少量草料和优质大豆之后,就得早早睡觉,养足精神。

明天还要赶路呢。

从幽州去西凉即便穿过代郡,走并州草原也得数千里路,哪怕这次朝廷征召,有朝廷给了充足钱粮,给他们一人三马,也得最少一月时间才能到。

所以外面守夜的士兵进来报信的时候,公孙瓒迷迷糊糊地从床上起来,问道:“什么事情?”

士兵道:“都督,广阳的高郡丞请你入城,说是有叛乱发生。”

有叛乱?

公孙瓒浑身一个激灵,当时就清醒过来,说道:“我去更衣,马上就来。”

“唯。”

士兵下去。

等公孙瓒穿上衣服,出了营帐,对左右亲卫道:“来五十人与我进城。”

虽然进城应该没什么危险,但公孙瓒还是得带点人手。

“唯,都督。”

众人骑上白马,跟随公孙瓒往城池而去。

都督在东汉时期并不是一个常备官职,而是一个临时设置职务,跟督军、监军的意思差不多。

担任都督也不需要很高的官职,普通的偏将裨将校尉也能担任。

所以公孙瓒的本职官位还是涿县县令,被朝廷赐下诏书符节,现在只是这支一万人部队的临时监军而已,被称呼为都督。

进了城池,一路来到太守府。

郡丞满头大汗地在门口迎接,见面不等公孙瓒说话,就急急说道:“公孙嘟嘟,祸事了,丘力居反了!”

“谁?丘力居?”

公孙瓒愕然,连忙问道:“难楼有没有参与其中?”

“这倒是没听说。”

郡丞也知道难楼是何许人也,忙道:“只是乌延和苏仆延也跟着邱力居。”

“只要难楼没有参与就好。”

公孙瓒松了一口气。

乌桓人分布于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每郡都有一个乌桓大人,统领这一郡的乌桓人。

其中从代郡到辽东,代郡乌桓大人叫普富卢,上谷乌桓大人叫难楼,渔阳乌桓大人叫乌延,右北平与辽西二郡乌桓大人是丘力居,辽东郡则是苏仆延。

论起单个势力,上谷的乌桓首领难楼实力最强大,统领九千个部落,人数有十多万之多。

乌桓的部落是以家庭为单位,在汉朝相当于是一户。

但汉朝男子成年后会分家,所以一户一般也就在3-10口之间。

而乌桓部落不会分家,因此一个部落人口少的有十多人,多的能达到二三十人。

像后来曹操征乌桓,史料记载是收降了一万多个部落,总计二十余万人。

公孙瓒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