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荀攸与许褚(3/5)
路。
张辽牵招高顺沮授田丰他们反倒成了前中后军的主将。
倒不是刘备不爱惜自己,不顾身份跑到队伍最前面,而是之前他答应张飞,让张飞做先锋,结果关羽过来了,三兄弟多年未见,需要叙叙旧情,每日腻在一起,不愿分开。
可是之前又答应了张飞,军令不好改,于是干脆三兄弟一起率领几千人马,到了队伍最前面。
不过这事曹操干过,孙坚孙策干过,孙权也干过,倒是很正常。
当然,曹操孙坚孙策三人属于正面教材,孙坚孙策二人自己是猛将,没人能拦得住他们,曹操则是身边猛将如云,所以无所谓。
孙权则是反面教材的典型人物,带着几千先锋军跑到合肥城下,结果就被张八百打出屎来,丢人丢到姥姥家。
此时已经是下午时分,夕阳即将落下,天边卷着美丽的火烧云彩,远方的森林里暮鸦降落。
这个时候应该是要找一处营地休整驻扎之时,刘备关羽张飞说说笑笑,顺着道路四处探视,忽然就看到不远处有一片浩大的丛林,有四散出去的斥候从那边丛林过来。
“明公,在那树林后方有一处平原区,还有一条大河,附近有诸多堡垒、村庄。”
斥候下马说道。
刘备就问道:“可询问过当地人,这里是何地?”
汉朝可没有手机地图,也没有定位功能。
大军上一次问路还是在思善县以北,当时百姓称往北数十里就是谯县。
在没有地标、没有导航的年代,走路基本靠问,项羽就曾经找人问路的时候,被当地老农坑过。
好在刘备名声不错,百姓听到是他的大军,纷纷为其指路,甚至还有人自告奋勇担任向导,上一位向导进入谯县境内后就回去了。
因为对于大多数普通黔首来说,这辈子所能够涉及到的范围,基本就是本乡和附近乡亭,再远一点的,就是本县之地。
刘备知道这里是谯县,但具体什么乡亭,什么地方却不知道,还得继续寻找当地人问路才是。
“我们本想去找在田间干活的当地人问路,但还未过去,他们就跑进了坞堡内。”
斥候答道。
刘备想了想,对关羽张飞道:“二弟三弟,许是军士们穿了铠甲,惹人惧怕,你们跟我同去如何?”
他自问名声不错,应该不会有百姓将他拒之门外。
关羽笑道:“正该如此。”
张飞却是懒洋洋地提不起兴趣:“要是今晚能在百姓家里买些酒就好了。”
“好了好了,应你就是,我们兄弟许久未见,也是该畅饮一番。”
刘备哈哈大笑起来,军中无酒,关羽过来了,三兄弟聚首,没能喝个痛快,确实感觉少了点什么。
“可惜四弟不在。”
关羽叹道。
刘备笑了起来:“无妨,此次北上,看能不能让四弟抽时间过来一趟。”
“让他带点烈酒,普通秫酒根本不过瘾。”
张飞顿时来了精神。
秫酒又叫做黍酒,就是高粱酒,度数很低,每次张飞喝了之后就觉得不过瘾,然后想打架。
可这世上哪有那么多仗打?
打不了架,就只能去鞭打士卒,因此一直被刘备和陈暮诟病。
甚至前些年还被陈暮狠狠地教育了一通。
后来自从有了高度烈酒之后,顿时就不一样了,每次张飞都能喝个尽兴,醉醺醺的,哪还有力气去鞭打士卒?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高度酒对于张飞是有益的,既能让他舒服,也能让他麾下士兵舒服。
几个人和约数十护卫就调转马头,往那边森林的方向而去。
森林并非位于平地上,起伏有坡度,但坡度不高,也就是几丈到十几丈高的小山包丘陵而已,顺着百姓常走的一条小道山路,缓缓进入了林中。
一路上秋风徐来,枯黄的树叶不断落下,积叶成堆,沿途还看到了人影,有几名山民正在砍伐枯萎的枝叶,捆扎成柴火。
秋天正是农民囤积薪柴的时候,百姓忽然见到背后有马蹄声,扭头一看,吓了一跳。
不过刘备面相很好,长得仪表堂堂,令人心生好感,而且他十分有礼貌地喊道:“诸位莫怕,我是路过此地的朝廷官吏,有些事情想要询问诸位。”
本打算欲走的几名山民看向年纪约在五十左右的一位中年人,那中年人就停下脚步,驻足拱手道:“原来是位贵人,不知贵人找我们何事?”
刘备翻身下马,拱手回礼道:“我是青州牧刘备,奉朝廷之令征讨淮南袁术,路过此地,不知此为何处?”
青州牧?
中年人吓了一跳,这可是顶天的大官啊。
连忙毕恭毕敬道:“见过使君,好教使君得知,此地是谯县城父乡以北的涡亭许家里,此地西面是老子故地厉乡,南面是思善侯国旧地,北面是涡水。”
汉朝县以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