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窥伺关中(2/3)
但如今张仲景的行踪发生了改变,这是因为他听说青州泰山学宫有医学院,他们总结出了如何应对瘟疫的方法,于是千里前去求学取经,想知道泰山学宫有没有医治瘟疫的能力。
不过可惜的是他到了之后才知道,泰山学宫只有如何预防瘟疫的办法,而没有救治的办法。即便是华佗,也只能通过一些其它的办法救治,而没有完整的药方。
这让张仲景十分失望,但他来到了青州后,发现自己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
那就是玻璃技术得到发展之后,经过无数次地打磨试验,物理学院研制出了能放大到210倍的显微镜,在显微镜下,人们终于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
很多人以为显微镜是高端产品,必须要到工业时代才会出现。
然而我们必须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列文虎克是17世纪的人,而工业革命是到18世纪60年代才出现,那时连蒸汽机都没有。
谷椎所以实际上早期的显微镜完全是靠手工打磨制成,像列文虎克一生就打磨了400多片显微镜镜片,其中最厉害的一部由两个镜片组成,可以将倍率放大到270倍!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陈暮已经指明了方向,青州还花了大量人力物力,由很多专业工匠打磨下,才弄出210倍,已经算是非常失败了。
不过也不能说汉人的智慧就比不上欧洲人,因为在列文虎克之前,显微镜就已经早早被发明出来,各种倍率都已经有了参考。
而青州则属于从零开始,人家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把倍率提升到270倍,青州才花了几年,虽然只有210倍放大率。但与之相比,在针对性研究之下能有这个成果,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
随着显微镜的出现,微生物首次出现在世人面前,让整个人医学院直接沸腾。
因为陈暮很早之前就对华佗说过,很多疾病的产生就是人身体当中被某种微生物入侵所致,包括中医当中的邪风入体,什么伤寒、风寒、风热等等。
当时人们把病症归根于风、冷、热。
现在人们才知道,陈暮说的是真的,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这些被称为细菌的东西。
泰山学宫基本上该有的科目都已经有了,唯独没有生物学,而显微镜的出现就弥补了生物学的空白。医学院、化学院以及物理学院联合起来,开始对生物、物质以及各种材料矿石展开了细致研究。
恰好张仲景在泰山学宫没有找到医治瘟疫的办法,却隐约觉得找到了瘟疫可能存在的病因,因而大感兴趣,主动要求加入医学院,开始利用显微镜进行大量实验。
而这一切陈暮自然不知道,他还以为现在张仲景在岭南,正准备派人过去寻找。
毕竟南方确实瘟疫横行,赤壁之战曹操大败而归,除了火烧赤壁以外,北人水土不服,瘟疫肆虐,也是一个很大原因。
如果能够找到张仲景,在他已经有了能够医治瘟疫办法的情况下,将来拿下襄阳,兵进荆州扬州交州益州乃至于交趾等地,就不用担心瘟疫的事情。
随着张羡病死,军队陷入瘟疫当中,刘表在南方的压力骤减,襄阳开始大幅度增兵。
在这种情况下,陈暮只能偃旗息鼓,暂停对荆州的攻势。
他留下赵云坐镇南阳,让庞德公司马徽等人帮忙照看,本人则回了洛阳。
诸葛亮也总算明白了为什么陈暮当初不选择推迟一年再南下进攻,他居然知道张羡会病死。
一时间知道事情原委的诸多弟子更加对陈暮充满了敬畏,这般算计苍生的能力,即便是神鬼之谋,恐怕也不过如此。
八月份,陈暮带着贾诩诸葛亮庞统徐庶等人回洛阳,一边处理天下各地政务,一边安排他们或是跟在自己身边学习,或是去其它部门观政。
等到九月初的时候,扬州那边传来消息,袁术病死了。
曹操从广陵南下,夺取了丹阳,孙策从淮南进发,夺取了豫章。吴郡现在在严白虎的手里,会稽历史上是由担任会稽太守的王朗占据,但此时王朗不在,由会稽本地世家豪强霸占。
孙曹两家在扬州相碰,对各自地盘虎视眈眈,只是双方都顾虑重重,应该是考虑到朝廷并没有对荆州用兵,害怕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因而不敢大打出手。
但根据这几日孙坚已经在弹劾曹操来看,恐怕双方在扬州已经有了一些小摩擦,两边都秣兵历马,都有吞并对方的想法和意图。
陈暮才懒得管孙曹两家狗咬狗,实际上在朝廷兵马夺取了南阳,却并没有顺势进攻荆州之后,孙曹两家就已经把大部分兵马都撤了回去,谁都怕他们在夺取扬州的时候,朝廷忽然给他们一锅端。
毕竟冀州青州颍川附近,可是还有十多万兵马在包围着他们。
从整个形势上来看,陈暮其实根本不担心孙曹能有多大作为,互相牵制,互相敌对,互相扯皮,根本没有出路。
可以说陈暮当初下的最好的一步棋,就是把孙坚安排在豫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