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坊枣花初当垆 客栈里洋妞沦风尘(1/10)
马镇街北头与官道衔接的庄户是一家兼卖酒食的豆腐作坊。乡下人吃东西讲求实惠,所以作坊也就不卖蔬菜,花生米之类农户自己家里就有的食品。充当食客下酒的菜肴仅有一味将油炸过的豆腐剪开口子,往里面塞进些拌了葱花的猪下水,或者牛羊的廉价杂碎。舍得花钱的叫一碗王七麻子的老白干,舍不得的要一碗土吊烧酒。再嚼下几块芝麻烧饼,花上几个小钱便可以吃得酒足饭饱。
当垆卖酒的女主人名字叫枣花,腮两边的酒窝长得虽然不太对称,却是天生面带着甜腻的微笑。
赶大车捎脚运货,可能还兼做些来去不明买卖的大个李只要在家,就一定会到豆腐坊里面坐上一会儿。饮碗豆浆,或吃几块夹了下水的油炸豆腐。倘若他要喝酒,则必须是老字号的“王七麻子”老白干。这不光是因为赶大车汉子比种庄稼的人多俩糟钱烧包,大个李真正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能够看上一眼枣花那两个迷人的大酒窝。
豆腐坊就是个消息站,汇集着各路真真假假的小道传闻。一般像皇上下台,南方军北伐,或者是袁世凯当上了大总统之后贪心不足又想当皇上。末了居然在两军阵前被擅于舌辫的孙中山一通刨根问底儿的辱骂,袁世凯就像是三国演义里的王朗坠马而死。传说小日本鬼子在没有遇到东北军的任何抵抗就占领了东北三省等等。这些有关时局的小道传闻,过后基本上都能够坐实可信。至于那些风言某某寡妇偷养汉子的小道消息,谁与谁是相好?以及黄皮子闹妖等等奇谈怪论的烂污闲话,日子过久了,则证明多半都是没影子的胡诌乱扯。
自从大清朝的末期以来,原本是隔些年才会有几个日本人的所谓考察团,或者是披着专家外衣的学者过往马镇。民国之后,日本人过往马镇的人数,间隔的时间开始频繁起来。前一批所谓的专家,与后一批考察团过往马镇间距的时间缩短到仅相隔几个月。有的时侯前脚一批日本人才刚从马镇离开,后脚接着就又有一批日本人过往马镇。而途经马镇的日本人若是赶在饭点上,必定会来到这家唯一有卖酒水,和简单到只有一味油炸豆腐佐餐的作坊打尖。
日本人穿戴整齐,待人的态度谦恭彬,逢着人便是一个九十度大弯腰的鞠躬。日本人使用的地图之详细,甚至标有连本地人都没几个人晓得的荒野小路。他们到处打听哪里有奇奇怪怪的泥土或者石头。若不是孔家的大少爷向村民揭穿了日本人到中国来的目地是测绘地图,以及觊觎中国的矿产在搞资源调查。恐怕善良的马镇人永远也不会晓得外表斯文礼貌的日本人,而他们的肚子里并没有一件好下水。日本人已经在甲午战争中勒索到所谓的军事赔款两亿两白银,并且强迫中国政府割让台湾省。从侵略战争获得到的巨大利益,促使其狼子野心越发膨胀。利令智昏的进一步想要侵略占领中国的全境,而是还企图要当全世界的霸主。
可是昏昏噩噩的民国政府官吏,除了捞银子之外对啥都不感兴趣,以致使不怀好意的日本人能够在中国的土地上畅通无阻。
枣花的公公刘土山听从孔家大少爷的话,除了卖给食品之外,不与日本人有其它的接触。尤其是不能将哪里有奇怪石头,或者泥土的地方告诉日本人。但是在枣花嫁到马镇之前,孔大少爷自己却到日本国去了。孔家的下人说:大少爷去日本国,是要以儒家的思想去教化日本人。再有就是文化人的另一种说词:孔大少爷是去日本学习以夷治夷之道。刘土山认为有高深学问的孔大少爷亲自去日本教化夷族,应该就等于以前要提防着日本人的那些话就此作废,没有将孔大少爷的交待传给枣花知道。
枣花的为人诚实坦荡,无论是对待乡亲,还是日本人,都当是食客一视同仁。
豆腐作坊本小利薄,请不起说书的来招揽食客,在这儿讲故事的都是顾客自己充当说书的。有时侯顾客之间也会发生对故事里的情节有相左的意见,彼此有些小抬扛是不打紧的。倘若是争执到面红耳赤要翻脸,这时侯就需要当垆卖酒的女主人枣花出面充当调解人。每当有人说聊斋鬼仙,或者是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枣花总是会听得入迷。犹其爱听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千里送京娘等等,对那些有爱情内容的故事百听不厌。有些顾客知道枣花的性情,在新故事讲到关键的时侯,将喝口酒润嗓子的时间故意拉长。枣花一定会给讲故事的人添酒,甚至会着急的催问,那后来呢?那后来呢?
有些故事连说书的人自己也没有听全,或者那个故事根本就没结尾。被追问急了,千万可别瞎编个衔接不顺的悲剧结尾,那样的话少不了挨枣花骂是缺德鬼。恨屋及乌,恼火的时侯枣花不但不打赏添酒加菜,甚至会拒绝给讲故事的人赊欠酒钱。
枣花如果听的高兴,则面如枣花盛开一般的灿烂。免费赏几块炸豆腐,或者半碗一碗酒。赏赐的份量多少,则能够看得出枣花对故事满意度的打分。
枣花最不喜欢的是施耐庵,一本水浒传里竟然没有一个好女人。
大个李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他讲故事的时侯,表情就像是鬼灵精怪附体一般的生动。故事的结尾若不是让男女主人公羽化成仙,也必定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美女姐妹花
燃情仕途
圣纹师
异世之任务追踪
死神之犬夜叉
大唐妖怪图鉴
这该死的求生欲
霹雳嫡女:狠妃归来
绝顶保镖
射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