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66章 居不易(1/2)

叶青蕊和楼氏在仅剩的家当里翻找,幸好那些劫匪看不上绣针绣线,也没有要青哥的书本和笔墨,不然这些东西去购置又是一大笔巨款。

“这些都是好料子,你这个年纪总要有几身好衣服,不是还没到那个地步吗,可别……”

楼氏以为女儿要把这些好衣服当了换钱,赶紧制止。

“怎么会呢,我只是看看有没有损坏而已。”

其实叶青蕊心里还真是这么想的,反正呆在家里也穿不上这么好的衣服,还不如当了换钱。算了,还是改天趁着楼氏没看见,再送出去吧。

穿着这样的衣服出门,连买东西都不好还价呢,一点也不实用,叶青蕊腹诽着。

看着女儿将家常衣服拿出来,全部改成窄袖,她心中一酸别过头去,以前经历过的,还要再来一次吗?

“再来一次又有什么要紧的,至少我们已经长大了。”

叶青蕊看出楼氏的忧伤,拖着母亲坐到自己身边,借口针线不好,让楼氏帮她改改。

“你这丫头,明明针线活儿也是做的不错的,就是呀,静不下心来。”

针线一上手,楼氏便像换了个人似的,变得自信多了。

看她不再伤心,叶青蕊松了口气,不管针线能不能卖钱,让她有点事做,总好过空想。

元殷书整理着房间里的帐册,看三元不断将一些私物搬进箱子里,他摇摇头,“这些都是身外之物,拿不拿没什么关系,不必冒着危险回去。”

“那怎么行,都是少爷用惯的东西。钱可以买到更好的,但不能买到少爷用惯的。”

三元吸吸鼻子,这段时间以来,他的心情一直很郁闷。

“刘副将已经催了好几回了,问我们什么时候启程。”

“明天吧……”

元殷书犹豫再三,知道他不能再等下去,不然会磨光他们的耐心。可是北方一直没有信件返回,按时间,她也应该到了。不知道她在路上吃没吃什么苦头,徐管事有没有好好照顾她。

最重要的是,她有没有很生气。

都怪那个周怀山的师爷,走就走好了,还要在临走的时候授意齐副将密切关注他们大少爷的动向,不许放他北上。

如果不是大少爷自愿跟他们上京,恐怕二东家都走不了。

想到这里,三元闷闷道:“您当初干嘛不实话告诉二东家,现在您被逼着上京城,这个误会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解开。”

“胡闹,告诉她实话,她还肯走吗?”

元殷书闻言,手里动作一顿。

“那倒也是。”

三元叹了口气,如果留下来,被逼着上京,大少爷连自身都难保,更不敢能保护好她。

只是一直没有她平安到达的消息,少爷走的很不安心呢,三元偷偷看了少爷一眼,看到少爷拿着一本书在手里来回摩挲,就知道这本书里一定夹着二东家写的那封信。

“叶家的宅子的也去过了,只在破城那一天受了些罪,东西被抢了大半,但幸好人都没事。王婆子是个聪明的,没有让人跟他们硬拼。”

三元又起了叶家的宅子,还有留在樊城的那些人的情况。

“去跟外头的人一声,让他们找个人去老宅给我父亲报个信,我要去京城。”

元殷书交待完这最后一件事,便不再言语,只是心翼翼的取出夹在书本里的信,再一次翻看起来。

叶青蕊有些失望的走在雅河的大街上,这里的书局不多,对于话本子的需求也不高。最后还是掌柜的告诉她,雅河从无到有,也就是靖王来的这些年发展起来的。

虽然表面上气派恢宏,可终是底子太差,读书人少的可怜。

读书识字的人都不多,就别谈什么话本子的销路了,卖给谁呀。

至于酒楼,她会做的,拿手的也无非就是那么一道菜而已。她随便看了几家,招牌菜里都有那道东坡肉。

看样子,她是不能按老样子再重来一回了。

正当她在考虑既然这里读书人少,她是不是可以支个摊帮人写写信什么的时候,又遇着一桩没有想到的事。

靖王收税,而且收的很高。

她回来的时候,青哥正和楼氏正对着空空的匣子发呆。里头是他们仅剩的一点银子,或者准确的,是一堆铜钱。

“没有就没有了,好在我们粮食买的足够,在吃光他们之间总能想到办法。”

叶青蕊安慰着他们,可青哥的表情却没有一点好转,他站起来,默不作声的带姐姐去看了他们存放粮食和木炭的房间。

“这,这怎么可能,他们到底要收多少税?”

叶青蕊震惊了,看着少了一半的粮食,简直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姐……”

青哥抱着姐姐,惶然不知所措。饶他觉得自己已经够坚强了,可面对这样的境况,还是忍不住觉得害怕。

“姐姐会有办法,会有办法的,日子总要过下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