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96.黄初(1/3)

此为防盗章,购买比例50%, 比例不足的小天使等6个小时再来吧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在泰伯和仲雍之后, 某一代吴国国君寿梦,也因为最为宠爱幼子,因此想要立幼子季札为国君,而在季札前头, 吴王还有三个儿子。

季札表示自己对王位不感兴趣, 王位理应由哥哥们继承, 而无论是吴王寿梦还是季札的哥哥, 都想实现吴王要立幼子为王的想法。

于是吴王薨逝了之后, 他的三个儿子兄终弟及, 相继为王, 就为了把王位传给季札,为了不让弟弟在继位之前就老死了, 这兄弟三个继位以后争相找死, 终于以人均十年的速度成功把自己作死了。

然而在季札的三哥吴王夷昧去世之后, 季札不愿意继位成为国君。

这特么就很尴尬了。

夷昧的儿子表示既然四叔你不愿意兄终弟及, 那我就父死子继了啊!

夷昧的儿子继位为吴王, 此人就是吴王僚,他继位了以后, 季札大哥吴王诸樊的儿子公子光就不高兴了。

吴王诸樊他们兄弟三个相继作死, 就是为了让季札继承王位, 季札不愿意, 那王位应该回归到吴王诸樊这一系,吴王僚怎么随随便便就抢跑继位了呢?

公子光很不高兴,所以公子光要搞事情。

公子光后来被称作吴王阖闾,有一个儿子叫吴王夫差,所以显而易见的,公子光把他的堂弟吴王僚给干脆利落地做掉了。

公子光请的那个刺客名为专诸,专诸用的宝剑名为鱼肠。

因为这个故事中的许多人物——虽然不是主角——在后世大名鼎鼎,包括宝剑,都是为人传颂的名剑,所以比干对这个吴国发生的倒霉事儿印象深刻。

而这个故事的模板,是能够套用在季简身上的。

虽然比喻有点不恰当,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姬昌就相当于是吴王僚,季简就是公子光。

比干:诸位,这可是道送分题啊!

比干还是有信心教育侄子不要作死,好好建设和谐大商的,所以怎么在让大商扮演白莲花的情况下,把周部这个眼中钉、肉中刺给拔掉,就很需要演技了。

所以,季简和句吴的存在就很重要了。

就算弄不死周部,也要恶心死他们,更何况,季简和句吴是有大用的。

话说回来,泰伯和仲雍这兄弟两个已经驾鹤先去了,实在是天助大商啊!

句吴是一个地处荆蛮之地的部族,一直到春秋时代,吴越之地还被人视为蛮荒之地,就知道那里的条件有多么恶劣,更何况,在部族初创的现在,句吴的条件是绝对比不上春秋时期的吴国的。

明明是周原姬姓出身,季简的服饰却比常与大商争锋的东夷各部还要野蛮几分,不是他不讲究,而是句吴就这么个条件。

季简和姬昌是一辈儿的,而帝乙将太好嫁予姬昌为妻,所以比干和季简也是一辈儿的。

句吴和周部都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所以季简在朝歌表现得十分的谨小慎微,他的态度取悦了殷都之内一众的内服官。

比起季简来,他的堂兄姬昌显得“不识大体”许多,而且大商的人是很记仇的,先帝帝乙因为周部攻商,为了不腹背受敌而被迫归妹,没有谁会轻易地忘记这个耻辱。

在比干的示意下,以及有心人的推动下,频频有人去与季简接触,明示暗示他是否有认祖归宗之心,想不想回到周原,去与他的堂兄姬昌争锋。

季简:你们实在是太高看我了。

但是对于姬昌这个并不熟悉的堂兄,季简也没有太多的感情,就算他回到了周原,人走茶凉,周部经过季历和姬昌父子两代人的经营,已经不是他能够插手的了。

比干:大商粑粑就在这里啊,季简你看看我啊,粑粑能帮你怼他啊!

当然了,明面上,大商给予句吴的册封是让他们行使抗击南蛮、东夷的职责,发挥和周部在西边一样的作用。

句吴所处之地一直到西周还被认为不是什么好地方,吴越楚这三个国家经常自己玩,因为中原诸侯国都不乐意和他们玩,嫌他们不是礼仪之邦,所以就算他们扩张,对大商的威胁也没有周部大。

帝辛四年,从去年的下半年起就带兵出征的帝辛终于回京了,这时候季简还在朝歌没走。

这就需要讨论一下路程问题了,句吴所在地里大商极远,按照周朝制定的朝觐制度,他们属于那种一辈子只用去朝见一次周王就行了的偏远诸侯国,因为在路上需要花费的时间太多了,远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解决的。

而在情况要比周朝复杂一些的商朝,还需要注意还没被消灭的东夷的进攻,所以路上还要增加护卫工作,走得就更慢了。

所以季简来到朝歌以后,实际上距离他收到朝歌让他去朝觐的通知已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了,见到帝辛也不稀奇,更何况,作为大商新加封的小方国,季简也确实要见帝辛一面才行。

大商许多代以前实行的是松散的贡纳制度,硬要举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重回乡间 暗影神座 全球异变:开局百万幸运值下书网 女神的贴身仙王 星际之四面楚歌 司藤 神说世界 龙墟 重生之学长好坏 女帝的极品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