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45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1/3)

第145章

日常养娃的日子过得飞快。

虞国公府建在百花山下的牌楼竣工了。

皇上题名的‘盼看之田’的金匾在请示过皇上之后挂了上往, 并做好相干的防护工作, 保证不会被风吹雨打。

这牌楼几乎成了百花山一带的标记性建筑,皇上所提盼看之田的名, 加上水稻的新式种植法是起源于这一片地, 真真是名至实回。

竣工之后引来无数百姓观瞻, 纷纷夸奖皇上关注民生,心系百姓。

由于这座牌楼,佃农们站在水田里给稻田除草的时候,头都是仰得高高的。

没错, 新式种植法让稻田方便治理多了。

由于用了插秧法,地步里的禾苗几乎都是横平竖直的,很有规律, 而新长出来的杂草没有规律。他们在除草的时候, 再也不会错把禾苗当杂草一起除了。

除草的活计放在追肥前做, 先往稻田里放水, 等地里的泥软化之后,农妇们就光着脚走进水田里,巡逻一样, 创造杂草就除。

这样不用像以往一样一直弯着腰或者蹲着除草,真的很省事。这些活农妇们就能将地步治理好,解放出来的壮劳力就能进城打打短工, 贴补家用。

京城的老百姓们创造, 这日子是超出越有滋味了。

老百姓们的交口夸奖传到泰昌帝耳朵里, 让他颇为自得。

泰昌帝创造, 虞国公府真是越来越会办事了,瞧这事儿办得大家都舒爽。

虞国公府这样露骨拍龙屁的方法惹来不少大臣心中暗骂,马屁精!

虞国公府越来越不要脸了,以前还只是宫令箴一人简在帝心,现在是举家跪舔吗?不要脸,太不要脸了!

宫令箴外放的消息还是传了出来,朝中众臣正为太原府长淄县常平山煤矿一事你来我往争得头破血流,闻言先是一呆,宫令箴外放,开什么玩笑?是谁进的谗言,竟然能让宫令箴这个天子近臣外放?难道是新进的监察御史谢洲?

就在无数的臣工还在猜测时,崔丞相一系中有人已经觉悟过来,猛拍大腿,大呼上当,“好一招金蝉脱壳,中计了中计了,大意了啊。”

亏他们为了太原府常平山的煤矿磨刀霍霍使了吃奶的力,人头脑快打出狗头脑来了,毕竟要从宫令箴口中夺食不易,却不料宫令箴已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了。

崔丞相回过味来了,之前宫家吞并百花山的千亩良田弄出来的动静就是故意的,故意引君进瓮,故意地示敌以弱,本来是在为外放做筹备啊。现在看来,对方早早就布局了,他们输得不冤。

一时间,崔丞相有些不是滋味,他是真没想到宫令箴会主动申请外放。是的,主动申请,由于他的身份以及他在朝中的位子,外放一事除非他愿意,不然谁也逼迫不了他。

简在帝心,功劳也足够,就差了一些资格,并且九卿之位触手可及,这样(看似)大好的局面,说弃就弃了。够果决,够魄力。

他太年轻了,才二十一还是二十二吧今年?他认为还要三五年他才会反响过来,然后外放。真是少年老成啊。

还有谢洲,最开端他认为走的是裴太保的关系,与宫家无关。

谁不知道裴太保看不起宫家二三代几乎都走了文官之路,堕了风气,国公府威风不在,甚至一直看不惯宫令箴弄臣的姿势。

裴家送谢洲到国君身边,认为是想造就谢洲与宫令箴分庭抗礼,所以他们才没理会,想看看他能在宫令箴手下走几招。

现在看来,他们应当是暂时有合作了。

真是大意了,难怪他总感到不对呢,谢洲上位太安静了也太顺利了。本认为他们会有一场龙争虎斗,不,是谢洲直接被宫令箴打压并驱赶。但并没有,这段时间宫令箴对谢洲采用的是疏忽的态度,甚至经常外出公干,极少伴驾。他们都认为他是焦头烂额顾不上谢洲那头了,现在看来是故意给谢洲制作机会的啊。

错了,全错了。

陆翊嘲讽隧道,“这宫令箴也着实大度,竟然连妻子的前未婚夫都能提拔。”

崔丞相对孙侄陆翊的话不予置评,“他外放,必是想有一番作为的。”舍弃这样胶着的局面,必有大抱负。

陆翊心中腹诽,哪个外放的处所官不想?可事实呢?

毕竟民生的改良非一朝一夕之事,即使花个三五年出成绩了,万一老天爷不赏脸,一朝就能吞掉老百姓们几年的财富积累。

看出陆翊的不认为然,崔丞相叹气,眼前说话的人是他外甥陆翊,比宫令箴痴长几岁,现如今从四品,是派系中造就出来的以期能与宫令箴并驾齐驱的青年才俊。

派系之中,权利要顺利过渡,派系各阶层都要有人。四五品官员算是一个中层,很是要害。

但现在看来,比不上啊比不上。

宫令箴这些年,几乎极少做没有把握之事,再看他今年在民生方面取得的成绩,下到处所真的有很大的可能改良民生,造福一方百姓。

等他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无限肉鸽:从治愈红月开始 美人如此多娇 赖上血族王子殿下 我的特工老婆 冒牌御兽师 恐怖用品店 都市神级修真妖孽 嫁给大佬后我成了人生赢家 满级大佬修仙日常 重生年代大院娇媳美又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