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 现实总和想象有差别(1/2)

看着明显是被自己的话给弄的有些惊疑不定的员外郎,玄宝不由的暗自笑笑,接着道:“不过农桑同样也是大事,一样不能耽搁……”

钱升的脸顿时就有些苦了,拱手道:“殿下,夏收和修建王府本就是两件相互冲突的事情,修王府势必会影响夏收,夏收定然会耽误修建王府,此事不能两全。”

玄宝笑着摆摆手道:“虽然不能两全,也总归会有一些折中的办法做到兼顾。

即便是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也要比只顾一头要好的太多。”

钱升不是傻子,听了玄宝这话后,那里还不知道玄宝准备怎么做?

遂连忙拱手道:“殿下,这样不可,一旦让一部分人离开回去秋收,剩下的人,必定会因此而心生怨愤,消极怠工,夫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一旦开了这个头……”

玄宝笑道:“员外郎不用这样惊慌,这个问题我同样也考虑了,不过得到的结果却恰恰和员外郎相反,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识,也是有根据的。

经过半日的调查,我发现,这些民夫们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回去收麦子。

戎州之地,水田旱田并存,差不多各占五成,水田种稻,旱田种麦,也就说需要回去收麦子的劳力最多只有一半。

其实仔细算起来,也没有这么多人需要回去,因为大多人家都同时拥有水田和旱田,只有一小部分人家只有旱田或者是水田。

这样一来,就好办的多了,只需要将那些全部拥有旱田或者是旱田过多人家的劳力放回去就好。

至于那些只拥有一小部分旱田的人家,仅仅是依靠家里人,就能够完成夏收。

我算了一下,需要回家的人,最多也就只有三成而已。

有些时候,干活的人太多,不仅仅不能提高办事的速度,而且还会费工费时,所谓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的场地上,在我看来人就有些太多了,这么多的人挤在一起,反而影响发挥。

你看看那里,明明只需要一个人运砖就能供上泥…泥瓦匠砌墙,现在却有两个人在给他运砖,这不就是浪费吗?……”

玄宝说着,伸手指指不远处的工地,让钱升看。

钱升看着顺着玄宝的手看过去,却暗自笑着摇摇头,能够有这样的一番见解,对于一个只有十二岁的孩子来说,确实已经很难得了。

只是事实情况却远比想象中的复杂,一旦真的施行起来,一定会和初衷相差很大。

作为一个没少跟这些劳役们打交道工部员外郎,他对这些人最是了解不过,一旦开了口子,这些人就会想着将口子钻的更大,到时间堵都堵不上。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宁愿让一些人在工地上耗着,也不让他们回去。

他收回目光,对玄宝拱拱手道:“殿下所想不差,不失为两全其美之策,如果真的只有三成劳力回去,王府的修建,纵然会受到影响,却也不会太大。

只是刚才王爷也说了,戎州之地,虽然是水田旱地各占五成,但是真正单单只拥有其中一种田地的却只占一小部分。

我们往多了说,就按照只拥有水田的人占劳力的两成来算,那剩下拥有两种田地或者是只拥有旱田的人,也有占了八成之多。

一旦王爷将这道命令颁布出去…下官觉得,最少也会有六成劳力回去收割麦子,而不是王爷估计的三成……”

他说道这里,就停下了,看着玄宝,不再言语,担心说的太过直白,会打击到这个看起来还不错的王爷。

玄宝等着听下文的玄宝,见他停下,微微愣了一下,也就知道了他是什么意思。

他说的这些,玄宝其实也有考虑,只占便宜不想吃亏这种心思,说的文雅一点叫做趋利避害,乃是人的共性。

除去一些少有的大毅力之辈或者是傻子之外,基本上的人都是这样,这无关乎道德品质,只关乎人的本性。

一旦自己说需要收麦子的人可以停止劳役,回去进行夏收,有真正需求的人自然会回去。

但是那些完全不用回家的民夫,在见到这样的好事之后,即便是知道家中那屁股大一片的麦子,早就被婆娘娃子收割干净了,也会定然会不失时机的,说自己家中一样有打量的麦子需要收割。

然后跟着回去躲清闲。

且不说回去之后可以跟一些大地主家做帮工,赚取一些铜板,即便是什么事都不做,躺在树荫下睡上两觉也远比在工地上顶着大日头累死累活的好受……

见玄宝面露思索之色,工部员外郎钱升不由的暗自笑笑。

他知道,自己刚才的话,被面前这个年纪不大的王爷听进去了。

能听进去就好啊,如此工期就不会被延误,自己也不会再因为此事而跟王爷闹僵。

自己一个都城的官员,对于地方上官员的态度可以不加以理会,但是对于这个王爷,却不能真的做到无视。

不管他如何不受皇帝陛下的待见,可他终究是陛下的骨血,不是自己这个小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