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1章 泰定帝理政封官元朝廷危机四伏(2/3)



神像丢失后,朝廷大臣纷纷提出采取补救措施,过去太常博士李好文,提出建议说供奉在庙里的神主,应该用木头雕刻制作,不宜用贵重的黄金进行装饰,所有的贵重黄金和玉制祭器,价值高昂必须加强保管,应该贮藏在另外的保管室内。以免出现遗失。

但是元朝宫廷里有明文规定,皇帝的神主神像,全部都要用黄金装饰,许多人都认为李博士的建议完全是迂腐之言,不通事故,杞人忧天。小题大做,不必采用他的建议。朝廷里的官员认为,皇室的宗庙社稷里,都有有各自的守卫官员,谁人吃了豹子胆,胆敢去盗窃帝王神像,因此就按照过去的规章制度,并没有加以改革,也没有提高警惕。提高防范意识,采取防盗措施。

人们没有想到的事,防范严密的帝王神像,竟然被神不知鬼不觉地偷盗而去。事件发生后,震动朝野,朝廷下令守卫京城的各部门官员,通力协作,派遣人员全力侦破案件。侦查捉拿偷盗人员。但是纵使全盘动员,竭尽全力追查了十多天。却都毫无线索,毫无效果。

那些监察官员纷纷提出处理建议,请求朝廷采纳,监察御史宋本、赵成庆、李嘉宾等人,建议太庙里的神主被盗窃,是由于太常守卫防卫不严密。措施不完善造成的严重后果,应该对他处以重罪。但是他们的建议,没有获得采纳。

当时是参知政事马剌,兼任太常礼仪使官,出了重大事故后。他不但没有受到惩处,反而传出他将要获得升迁左丞的消息。这件事惹恼了平章政事张珪,张珪是一个敢作敢为的正直大臣,他向朝廷提出报告说,马剌作为太常礼仪使官员,守卫太庙是他的职责所在,现在帝王的神像被偷盗,应该受到严惩却反而被提拔升官,这完全是赏罚不明,违反纪律,是非颠倒,上不能安慰帝王祖宗的魂灵,下不能惩处盗窃之风。对这一事件应该严肃对待,分清是非功过,作出正确处理,才能安慰祖宗魂灵,赢得民众心愿,严肃法纪,惩处奸邪分子。

张珪口齿伶俐,文笔老练,几句话说得言词恳切,入情入理,切中要害。张珪等人满以为他的检举报告,一定会被泰定帝采纳,马剌一定会受到严惩,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过了好几天,也没有得到皇帝的批复,只是马剌升迁的事,也没有消息,张珪等人也只得息事宁人,打消重新检举的念头。

泰定帝继位当上皇帝后,真是内忧外患,事务繁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弄得他焦头烂额,难以应付。除了帝王神像被偷盗的事件,还有武备卿即烈,死去的太尉不花,受到他家的官吏撒梯贿赂请托,强行收娶了寡妇古哈。古哈是原来是郑国宝的妻子,曾经受到朝廷的任命,是一位很有身份的女人。郑国宝死后,他的遗产极多,撒梯对此非常羡慕,垂涎欲滴,况且他看见古哈还处在中年,虽然徐娘半老,却姿色出众,很让男人上火。更巧的是撒梯自己又死了老婆,正处于丧偶期间,难以忍受寂寞的煎熬,他就见缝插针,请人去向古哈求爱,劝说她再嫁男人。古哈是一位身份高贵的女人,他为了尊重门风,很想守节不嫁男人,严词拒绝,不听从别人劝她嫁人。

撒梯是一个贪财好色的家伙,很想把古哈弄到手,就不惜重金,花大钱去请托即烈、不花两个人,硬行出头,逼迫古哈改嫁给撒梯。古哈仍然不肯依从他们,即烈等人发现骑虎难下,就无中生有,编造谎话,说是遵奉皇帝的圣旨,下令让古哈再嫁。逼迫古哈再嫁的圣旨,虽然是编造的谎言,但是元朝的女人依照蒙古草原风俗,并没有什么节烈的观念,女人们水性杨花,朝三暮四,经常改嫁是常态,因此才得以产生这种弊端。

当时的人们都知道,古哈是一位守寡的妇人,无权无权,怎么违抗得过皇帝的圣旨?她在情急之下,只得解除了丧服,重新穿戴上艳丽的嫁装,乘着轿子到了撒梯的家里,与他成了婚,再一次欢天喜地当上了新娘。当时许多人对她的艳遇眼红得不行,在暗地里责怪古哈,为何不立即寻死,保住贞节和名声。其实这是她最求之不得的天大好事,她在和撒梯穿花度柳,寻欢作乐里,感到痛快淋漓时,也非常感到皇帝的恩德。撒梯不择手段,把古哈弄到了手,欣喜若狂,把她家的人畜和财产,全部弄了过来。他是美人家财双丰收!让别人眼红得没法医治。

正当撒梯春风得意,美女家财双丰收的时候,那些无事生非的检察官员们坐不住了,他们不想让撒梯轻易得手,他们把事情的经过如实向皇帝作了报告,真是让他大煞风景。除此之外,检察官员们还检举了即烈、不花人假传皇帝圣旨的罪状,泰定帝得知此事后,大为光火,下令刑部将他们捉拿归案,严加审讯。即烈、不花在确凿的人证物证面前,也无从抵赖。

他们为求得活命,不得不在暗中派人到左丞相倒剌沙处,奉送了大量的金银和钞票,托他从中周旋,挽救他们的性命。果然钱能通神,发挥巨大作用,能够买得他们的性命,不到两天时间,朝廷就下达了一道赦免命令,命令中说,他们几位大臣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原有大臣,资格高。地位高,功劳大,皇帝特别开恩,予以免罪释放。

另外有一件事,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