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零八章和平是打出来的(1/2)

袁世凯原本还在想要不要继续增兵全力南下,先取得一两场胜仗将目前连战连捷的武刚打痛了,不然这一次交手总是北洋新军吃亏,朝廷和洋人那里弄不好要看扁了自己。[燃^文^书库][].[774][buy].[com]

这时武刚就给了他一个答案:管好你自己的地盘再说吧!

接到情报时,袁世凯差点吓出一身冷汗,中华义勇军三个骑兵旅居然偷偷摸到了保定一带,要不是自己早早在那里布下一个镇的兵力防守得力,恐怕还真的被对方将自己的兵工厂拿下来。

对于这三个号称中华义勇军华北骑兵旅的骑兵队伍,袁世凯是真心感到莫大的威胁了,这可是近万人的骑兵队伍,一日夜便可奔袭数百里外的目标,必须尽快清除才能安心。

思虑再三,袁世凯不得不向西太后求援,从陕甘一带抽调当地两万名西军骑兵来对付这支中华义勇军的骑兵,他却不知道这样一来居然给在当地发展的杨坤送去多大好处。

暂且消除了义勇军华北方面骑兵的威胁,袁世凯开始考虑自己该如何跟武刚进行和谈,同时又不能损害自己在朝廷和洋人面前的威望和信任,这时他开始后悔干嘛不早点听信那些老前辈的劝说。

看着手里的电报袁世凯微微一笑,看来烦恼的不仅仅是自己一个,张香岩的烦恼恐怕比自己还要大,因为南洋新军第一镇已经被义勇军分别包围在了徐州、邳州、沭阳一带了。

就在袁世凯考虑是否命段祺瑞前往支援的时候,曾经刊登过磁县京观事件的申报忽然再度爆料,原本被宣布已经全军覆没的驻胶澳总督区德军和北洋新军第六镇、第九镇官兵并没有全部战死,而是大部分被生擒。

报纸上黑白色的照片分明显示出第六镇绝大多数军官被俘后的样子,还有黑压压的战俘营照片,甚至连德国人也都有超过三千五百人成为战俘,这让所有人瞠目结舌,这还是战无不胜的德国人么?

既然第六镇和第九镇加起来还有超过八千人的战俘,袁世凯很快就收到了义勇军联系自己赎回战俘的消息,苦笑一下他也只能对南洋新军的遭遇感到同情和精神上的支持了。

就这么稍微一耽搁,仅仅两日不到邳州城、沭阳城就被先后攻克,六千名南洋新军或死或俘,驻守在徐州城的六千南洋新军就真的成了孤军一支,可谓内却粮草外无援兵凄惨无比。

方鹤之前没有理会背后的南洋新军,就是因为他知道这些人自然有战友们处理,他只需要全力南下,尽可能的扩充自己的实力就足够了,不得不说在进入安徽一带后他立刻就感受到了光复会这些人的能量。

方鹤的副手蒋尊簋就是历史上光复会的创立者之一,这次虽然光复会还没有成立,不过在日本学习骑兵作战的他也被章太炎、陶成章这些人拉过来,最终进入骑兵部队。

在进入安徽后,蒋尊簋很快就联络上了本地青年励志学社(岳王会前身),获得了大量本地人的支持。

尤其是武备学堂优秀学生柏文蔚、常恒芳、宋少侠、杨端甫、郑赞成这些人,不仅给方鹤带来许多急需的重要情报,也弥补了方鹤紧急扩军对中下层军官的紧迫需求。

在柏文蔚这些年轻的武备学堂学生来看,曾经是天津武备学堂学生的方鹤就是他们最好的榜样,武备学堂学生谁不想成为统兵数万的大将军呢,而且方鹤也只有二十多岁相互之间更有共同语言。

有了这么多有志青年的加入后,方鹤的实力更加强大起来,皖东北的泗州府、凤阳府淮河南北几乎大半县城都被他们占据,甚至柏文蔚一度率领一支骑兵进入滁州境内,让毗邻滁州的南京一带惊魂不定。

因为两江总督兵力空虚,只能死保江苏一带的安稳,于是相对不怎么重要的安徽就只能以极少的兵力严守滁州、庐州、六安一带,方鹤在皖北的行动就更加显得声威赫赫起来。

“方鹤表现不错,出发时只有五千人,结果一个多月的功夫就给他弄得有了一万两千人的骑兵,还有一万多人的步兵,要不是实在没有太多武器跟钱粮,弄不好这能给他拉起来五六万人!”

李如松嘴里啧啧称奇,不过眼睛里却透露出一股极度羡慕的神色,陶成章、杨方云等人虽然也是侧目连连,不过他们都是自己人知道自己事,没有那个军事才能去带兵简直是作死。

倒是许久不露面的李存义在得知这个消息不由感慨道:“安徽那地界当年我在刘坤一老帅手底下时也去过,真的穷啊,尤其是皖北那块又有黄河为患,为了一碗米杀人都不算什么稀罕事!”

李存义现在跟武刚的师父谢渊一块主持国术馆的建立,对于武刚鼓励自己将中华国术普及开的建议,李存义热血沸腾,他现在已经给许多朋友写信邀请共襄盛举。

李如松、李存义这些人想的都不多,倒是陶成章看了看自己身边的各人,然后对武刚道:“军主,如今我军连战连捷,连好称世界第一陆军的德国人都败在了咱们手里,如今是不是要大军北上推翻满清改朝换代呢?”

武刚:“~~~”你娃想太多了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叶落北城 欢喜记 都市仙尊归来 太初神塔 日综店长生涯 相亲神 龙王令:妃卿莫属 我不是文豪 首席盛爱 你说没我也能杀恶灵,现在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