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跑官(1/2)
徐有贞回到河堤边的窝棚,正准备换上一身布短衣之后下河堤时,福伯拿了一摞公文进来。徐有贞便接过来随手翻看。正翻着,忽然看到了陈循的回信,便抽出来先看。陈循回信里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徐有贞和王竑的先修河堤还是先挖运河的官司的,这些徐有贞早就接到旨意了,景泰帝最终站在了徐有贞这边,让他继续疏浚运河,这一场论争算是完胜,这自然和陈循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也让徐有贞充分认识到上面有人的重要性。
陈循在信的末尾顺便提了一句,说是自己做了太子的师傅,又顺势说了几句太子如何聪明睿智,可绍大统之类的赞颂之词。
徐有贞年前就在邸报上看到太子出阁读书的消息,谁是师傅,侍讲和侍读都是谁,哪些大臣都送了礼物之类的,当时没怎么重视,还暗暗鄙夷景泰帝竟然连朝臣祝贺的礼单都列出来。此时看着陈循的信却忽然醒悟:太子出阁读书其实是一次站队,而自己因为不在京城,已经错失了一次表白立场的机会了。不由得哀叹,机会真他妈稍纵即逝!自己远离政治中心,连这点敏锐的政治嗅觉都失却了,该错失了多少升官的机会啊!
不过怨天尤人可不是徐有贞的个性。从最初的懊恼中回过神来后,徐有贞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弥补之前的错漏,并且扭转颓势,转败为功。徐有贞翻出原来的邸报,和陈循的信放在一起慢慢研究。当看到太子的老师名单的时候,徐有贞发现了一点问题:人数超编。师傅多还好说,一般内阁重臣兼任太子师傅,没有定额,所以多几个也没什么;但向例侍讲和侍读都是两个,如今却都是三个。既然可以多一个,那能不能再多一个?
侍讲和侍读不过是六品的小官,单轮品阶徐有贞当然是不屑做的,但他们与太子朝夕相处,交情自然非比寻常。太子是什么人?将来可是要当皇帝的!等到太子即位成了皇帝,他们就是帝师,而且几乎就是内定的将要成为内阁大学士的人!再有,景泰帝身体不太好已是满朝皆知的,或许太子成为皇帝并不是很久以后的事。如果太子十年后继位,那时自己才五十七岁,做大学士正当年!
想到这里徐有贞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提起笔就要请求陈循推荐自己到太子身边做个侍讲或者侍读。刚写了个开头,徐有贞又把笔放下了,写信的效果总是有限,只是干巴巴的一张信纸凭什么就让人家给你办事?求人和求佛是一样的,虽然心到神知,你也得到佛前磕个头烧炷香不是?
目前影响黄河和运河的工程进度的问题都已解决,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自己在不在其实无关大局,之所以一直靠在工地上其实只是希望给上层留一个尽责尽力的印象。给领导留个好印象是升官的必要条件,徐有贞就是因为在景泰帝那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才总是不能升官的,现在要扭转印象当然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但现在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了,离太阳近,能获得更多的光和热;常在领导身边转,更容易获得赏识而得到升迁。虽然朱见济现在年纪还小,但他将来会是最高领导人的,风物长宜放眼量,
徐有贞把手头的事情向魏知县交代了一番,又回到临清逛了一圈,选了件合适的礼物,便乘驿马北上回京了。回到京城已是日薄西山,徐有贞顾不得回家,就急匆匆地赶去陈循的府上。
徐有贞往常是陈府的常客,如今已经三四个月没来了,门口看门的门房二爷竟然还把他认出来了,跑出来向他躬身请安:“这不是徐大人吗?您可有日子没来了,小人可真怪想您的呢!”
“你是想着我的银子吧!”徐有贞呵呵一笑,从袖子里摸出一块银子递给他。那门房一看足有四五两,一张脸笑得如菊花般灿烂,忙掖在荷包里,口里说着:“谢大人的赏,您稍等,我这就去给您通报!”
不一会,陈循亲自迎了出来,到台阶下执着徐有贞的手便向里走,一路上笑着说:“许久不见元玉,门人来报我还不信,想不到果然是你来了。”上下打量一番,又说道:“嗯!黑了,也瘦了,不过精神还好。看来在山东治河实在是辛苦你了,河工进行的怎样了?快来和我说说山东的情形!”
“有劳恩相挂心。”徐有贞说道:“现在各处同时进行,修着黄河河堤、建着分流水渠和控水闸坝,我每日里和民夫在工地做些体力活,虽然累些,但也还吃得睡得,觉得身体也结实了不少。如今河务基本已经定好了基调,下面人遵照施行就可以了,我才得以抽身来拜望您。”说话间到了书房,分宾主坐定,仆人上了茶,徐有贞便从袖子里拿出一个纸包,说道:“我知道恩相爱好自己刻印章,在山东的珍玩店里看到这块和田玉的籽料原石,便觉得您一定会喜欢,因此买来送给您。”
陈循打开一看,果然是极好的。这块籽料有鸡蛋大小,是个不太规整的长圆形,圆润洁白,细腻柔和,只在顶端有一点秋梨黄的玉皮。和田白玉名闻中外,西汉文学家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曾誉其为“白玉之精”。但由于明朝与北面的蒙古关系一直处于敌对状态,导致向西至新疆的商路不通,因此好的玉石材料非常难得运进来,便是宫廷使用的玉制器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在洪荒穿越了诸天
才不是魔女
穿越后,我只能痛揍国足
超级科技战舰
她藏起孕肚替嫁,被财阀大佬宠到腿软
重生寒门之商女
这个夏天甜甜的
海贼之审判
最强泷影
深渊女帝本轻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