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十四节 进京活动 1(1/2)

这群蒙古人离开外蒙古家乡已经将近两年了,他们现在每天的活动就是训练再训练。无弹窗更新快在宋远和几个营长的带领下,不停的重复着瞄准——扣扳机——拉栓——扣扳机,现在还没有条件给他们实弹射击,只能这样练枪法。然后还有队列训练,各种军操。这些军官都不是科班出身,而是一步步从北洋军中走出来的,也没有什么新思维,就是当初他们的长官怎么训练他们,他们现在就怎么训练别人,因此尽管未必比军校训练正规,但也中规中矩。

可是蒙古人受不了,自元代以降,蒙古人就失去了成吉思汗时期的军国主义传统。牧民们不在从小接受军事训练了,尤其是到了清朝,蒙古人基本上是被清政府豢养了起来,不用交税也不用为了生活抢劫,基本上除了朝拜活佛就没什么大型活动了。这样的蒙古人开始懒散起来,唯一能接受的劳动基本上就是骑马放牧,连农业劳动都受不了的他们又怎么受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呢。

因此很快军队中就出了问题,训练他们的军官们,都是没上过军校的大老粗,大多数也是不识字的。他们的训练方式都是来自过去的长官,而汉人军中等级森严,打骂士兵是家常便饭,结果本来就不堪训练的蒙古人跟军官闹起了矛盾,经常不好好训练的士兵被军官体罚后,大批蒙古人就会跟军官对立起来,甚至差点出了殴打军官的事情。

这可是相当严重的事情,于是一回来赵书礼马上就找宋远来了解情况。

“宋兄,宋兄!”

在宋远的营房外,赵书礼喊着。

半天门开了,出现了一张愁眉苦脸的面孔。

“宋兄?这是怎么了,练兵练成你这样也算是空前绝后了啊。”

赵书礼打趣道,他以为宋远被他的那些兵痞折腾惨了。

宋远叹了口气,道:“倒不是为了这事。”

“那还能有什么事,让你揪心成这样?”

“前几日,我一个朋友来了封信,告诉我保定军校又招生了,第九期。”

赵书礼明白了,他现在跟宋远已经很熟悉了,这个人除了理想是当官外,内心里还对自己从小穷没上过多少学,颇多遗憾,后来虽然努力自学,但仍很自卑。跟赵书礼有几次喝酒后,感慨自己没有一个好的出身,说他有的朋友跟他一起当兵,就是因为是军校士官生,官路亨通,而他却从旅长做成了团长。

所以一提保定军校,赵书礼就明白了,这家伙想去军校。

赵书礼问道:“那你是想去军校,报名了没有?”

宋远摇头叹息:“我给校长寄去了我的材料,还给他写了信,说十分向往保定。可惜他回复说,他们学校不是什么人都招收的,只招收从陆军小学,中学一路升上去的学生。”

看着宋远的模样,赵书礼笑了。

良久后,轻松说道:“宋兄可是十分想去?”

宋远点头。赵书礼道:“这有何难!交给我好了。”

宋远疑惑:“此话当真!”

“当真,等着我的信儿吧,七月前一定让你进学校。”

赵书礼相信一句话,没有钱到不了的地方,只有钱给到位了,别说进保定军校了,就是进皇宫都没有问题。

于是很快赵书礼又把军队扔给了宋远,路过包头取了十万大洋,然后经归绥去了北京。

现在北京政府的总统是徐世昌,这老家伙算是一个不倒翁了。

清朝时候他是翰林身份,到了袁世凯时候他便是国务卿了,袁世凯被人民骂死了,他还没事,段祺瑞上台他反而成了总统,段祺瑞被直奉联军轰下台后他还是总统,也不拉帮结派培养势力,大有一副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的潇洒。

可是千万别小看了这个人,他是一个真正的政治家,如果说政治家有点抬高他了,那说政客也可以。他之所以能成为政坛一棵常青树,绝对是有原因的,那就是他懂权术,懂得玩平衡,懂得趋利避害。

如果翻开他的阅历,你可以看到,几乎每次社会危机,他都躲过去了,而过后他又会回到高层。当袁世凯练兵的时候,他以翰林的身份监军,但是却实际上为袁世凯出谋划策,是袁的第一幕僚。辛亥革命时他辞职,袁世凯当了总统后,他成了国务卿,可当袁世凯称帝的时候,他又辞职了,果然袁世凯在骂声中倒台。到了段祺瑞上台后,先后挤走了黎元洪和冯国璋后,他又成为段政权的总统。

除了懂得趋利避害外,这个人还懂得多面讨好谁都不得罪是个老好人,甚至他当了总统后,任免官员时候,有时候还去向已经退位的小皇帝溥仪请示。正是因为这样的小心谨慎,直皖战争后,段祺瑞倒台,他两面游说,利用直奉相互牵制,竟然让双方达成了都不进京,他还能继续当总统。

赵书礼这次到北京要面对的就是这个人,他需要徐世昌帮忙,给宋远弄一个军校名额。让一个总统帮这样的小忙,看似牛刀小用,但这正是这些年赵书礼揣摩人情事理的心得。他笼络徐世昌这样的高官,真实目的自然不仅仅是为了朋友能进军校这样的小事而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我真的很想扑街啊 玉懒仙 我有钞能力 公子风流 仗剑行江湖之失落秘宝 我在末世捡属性 戏精穿进苦情剧 六零:冷面军官被科研大佬拿捏了 重生美妻:腹黑总裁慢点爱 离婚后,我修仙归来的身份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