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万历改革(1/2)

万历元年正月二十三日。

这一天,是万历最为难忘的,因为从今天开始,万历终于摆脱了太后、冯保、张居正等的重重束缚,在大臣中树立了威望,终于可以堂而皇之地开展新政,而不用顾虑谁的脸色,也就是说,从今天开始,万历才真正是一个皇帝,才真正是这个庞大帝国的领导者。

这一天,也是文武百官们最为难忘的,他们不仅亲眼见证了冯保一党的覆灭,见证了万历初年的最大政变,还亲眼见到了他们年轻帝王那气吞山河的表现,见到了大明的希望。

这一天的早朝,应该被后世所永远铭记,因为在这一天,万历和张居正合作,颁布了无数影响深远的新政。

……

冯保按律应当株连九族,万历恩泽,免去株连,将冯保及其党余押往菜市口斩首,并判抄家,抄出白银达一百三十万两。

封赏有功之臣,王之浩、朱希孝、徐儋、洪朝选四人各赏黄金百两,绢布二十匹;赵士桢救驾有功,晋升为神机营偏将,主掌神机营五军火器、操练事宜;朱希孝调任闽浙总督,肖大路继任锦衣卫指挥使;宋应昌另有任用。

吕调阳、申时行二人进入内阁,与张居正共为辅臣,王国光升任户部尚书,张四维升任吏部尚书,其他侍郎以下官员多有调整。另调任潘季驯为工部右侍郎,主理全国水事。

取消东厂,取消锦衣卫天津总衙,取消锦衣卫南镇抚司衙门,只留北镇抚司衙门,由肖大路负责整顿、筛选锦衣卫。

整顿吏治,大力裁减冗余官吏,特别是南京那形同虚设的三千官吏。取消武官世袭、荫举制度,以后的武官升迁只有军功、武举二途。

正式施行“考成法”,全国所有官吏一体实行,每年都要接受审核,无所事事的,或者办事不利的,一律严惩,乃至撤职。

逐步取消落后陈旧的卫所和军户制度,而代之以先进的募兵制度;军队的军粮和武器补给,将不再由各个地方的文官掌管,全部划归兵部管理,由国家统一发放。

开海禁,鼓励民间制造商用船只,即日起至万历五年,不收取海关关税,以促进海上通商。鼓励商业,商人从此可以穿丝绸,与其他行业地位平等,不再受到诸多限制,商税定为二十取一。鼓励民间开矿,矿税三十取一。

成立天津船舶建造司和广州船舶建造司,分别由宋应昌、邓子龙和俞大献、陈璘担任总督和副总督,负责建造军用舰只,为将来的东海海军和南海海军做准备。开设天津、宁波、杭州、福州、泉州、广州六地市舶司,主掌海运通商事宜。

……

林林总总,似乎很是繁杂,其实概括起来是十六个字:裁减人员,整饬军备,重商开海,与民生息。

全国文官原有两万名,武官竟有近八万名,且绝大多数都是闲职,改革之后,预计将分别剩下一万四千名和两万七千名,节省了近半的官员俸禄。

全国原有各类军队两百一十多万,但多数战斗力低下,改革之后,预计只剩一百二十万名,并且还将逐年减少,这样,又节省了近半的军饷。

从此,国库就有了余银,可以用于整饬军备,锻造武器、火枪,建造军舰。

……

这一天早朝,正式宣布了科举改革细则,并于今年开春——二月十三日开恩科。文科试题由皇上亲拟,取自《论语》:“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谷,即俸禄,也代表着前途、权力、名望。整句话可以以下几种解释:

一,学了多年书,还找不到官做的人,是很少的。

二,学了多年书,还不想出来做官的人,是很少的。

三,能学多年书,一直专心求学,不想做官的人,是不容易的。

万历的本意,是想考察应试考生对于学问和仕途的理解,至于考生要怎么审题,就是他们的事了。

……

这一天早朝,从五更一直上到午时已过,退朝时,大家都饥肠辘辘,万历有意要留文武百官吃午膳,但一看到文武大臣那一百多人、浩浩荡荡的阵势,想起内库银两的拮据,想起礼部官员那惊恐万状的表情,只好作罢。

万历回到乾清宫用过午膳,接到了鸿胪寺上奏,说有西方弗朗机国使臣觐见,问皇上要不要亲自接见。

万历在这个世界还从没见过欧洲人,又深知现在是大航海时代,弗朗机国(葡萄牙)正是一个航海大国,岂有不见之理,于是也不去四夷馆了,直接传弗朗机使节来乾清宫觐见。

不一会儿,进来了三个金发碧眼的欧洲人,令万历奇怪的是,他们都穿着明朝的服装,领头的那个甚至还讲着一口流利的粤腔普通话。

“叩见万岁”三个使节跪道。

看到三个外国人跪在面前,万历觉的有些怪异,叫了他们起来,问了些问题,才知道,他们三个来自澳门,领头的那个叫罗索萨,另外两个叫贾尼路和亚马勒,为了适应明朝的环境,所以穿了明朝服装,学会了说汉语。

“那你们国家在澳门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诸天败类 林辰苏夕然_ 邪王追妻之冷血逆天四小姐 不灭圣帝 空间之旅 执掌娱乐圈 长生路行 离婚后嫁给了渣男他叔 叶清心启 绝世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