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一章 选股,择时,仓控!(2/3)

功引向了平吉,而且还见缝插针地从中赚了一笔数额不小的中介费。”赤金矿业的代表团离开之后,顾云汐竖了一下大拇指,忍不住惊叹,“从来没见过你这么谈生意的!”

苏越呵呵笑了笑,说道:“咱们既然有心促成赤金矿业入局,何不顺水推舟赚它一笔呢?赤金矿业这么大一家集团,也不差这几千万,我让他们出一点血,换取‘拢方矿业’20%的股份,他们不亏。”

“你怎么来说动平吉市地方国资机构和童之剑呢?”杨立国问道。

苏越眼望着窗外,想了想,说道:“老杨,这事交给林锋吧,他在平吉待了这么久,人脉关系也构建得差不多了,他会有办法的。”

其实这事不难,用不着他亲自出马,林锋知道怎么去劝,知道怎么去撮合双方的合作。

“意思就是说,这事……你就不管了?”顾云汐有些吃惊。

苏越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云汐姐,非是我不管,而是我精力有限,管也管不过来。现在已经是4月下旬了,还有几天时间,我就得前往宁州,参加华夏财经大学的单招考试了,实在没有时间。”

顾云汐有些惊讶,问道:“小苏,你不是早就已经被华夏财经大学给特招了吗?怎么还要参加单招考试?”

“董见行主任告诉我说,虽然我被学校给特招了,但未免以后有人说闲话,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苏越笑了笑,“他说是这么说,但我猜想,他让我去宁州,不止是让我参加单招考试这么简单,肯定还有其它的事情,只是没好意思在电话里说而已。”

“董主任是我二叔的私交好友。”

顾云汐说道:“他跟我二叔一样,都是一个比较固执、死板的大学教授,既然有规则,便绝不会逾越规则,以他的性格,确实会说出此类的话。”

“所以……今后这段时间,公司的工作和业务开拓,就只能再度交到两位身上了。”苏越看着杨立国和顾云汐,“平吉的事,有林锋主导,咱们暂时不用多管,反正他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就行了。”

“接下来我们的重心,还是应该放回股市上。”

“从05年5月25至今,差不多已经暂停了一年,如今,上市的堰塞湖已经是越积越严重了。”

“我在想,国家主管金融的各机构部门和高层,为了执行国家‘以金融服务实体’的经济总方针,肯定会在政策压力下,再次打通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使金融更好的服务于实业,尽快解决上市堰塞湖的问题。”

“眼前股市情绪回暖,成交量迅速爬升,是一个重启的绝佳好时机。”

“苏越,你到底想说什么?”

顾云汐听他说了半天,一直没说到重点,忍不住打断他的话,急声问道。

苏越嘿嘿一笑,说道:“云汐姐,老杨,如果重启的话,里面其实是有一个确定性比较大的投资机会的,不知你们想过没有?”

俩人一愣,一片茫然地问道:“什么投资机会?”

苏越停顿了一下,沉声说道,“暂停了这么长时间,期间又发生了股改这件大事,无论重启之后,上市的第一支股是什么,这支新股都会遭受到市场活跃资金的爆炒,就算游资们有所顾虑,国资机构也会带头炒作,因为这是股改之后,新老划断的第一股,带着某种打开局面的重要政治任务,容不得破发。”

“小苏,目前市场上的投资者们,对重启,可是视若猛虎啊。”

杨立国说道:“国内的金融市场虽说回暖了一些,但还是非常脆弱,这时候重启,恐怕会顷刻间,就葬送掉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投资情绪,金融机构的诸位高层,尽管迫于领导压力,很想重启,恢复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但也得着重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吧?我觉得的重启,应该没这么快。”

“那就拭目以待吧!”

苏越呵呵笑了笑,说道:“但无论如何,先为此预留出一部分仓位和资金,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是自然。”杨立国点了点头,“确定性比较大的投资机会,咱们是肯定要参与的。”

他虽然不太认同苏越所说的,关于即将重启的言论,但对于他说的股改之后,新老划断第一股必遭爆炒的论断,却是非常认同的。

股改之后,重启的首支新股,是带着一定政治任务的,更是标志着股改这项改革举措,是否成功的标志。

在政策市的主导下,不被爆炒,根本就不可能!

说完了关于重启和新股发行第一股投资机会的事,苏越转移了话题,又问道:“添越2号基金,应该还没有开始大规模建仓吧?”

顾云汐沉吟了片刻,应道:“前两天,陈经理找我讨论了一下,然后按照‘添越1号’的持股思路,她挑选了不少投资标的,我猜,就算动作再快,如今也只是建了一部分底仓,只是具体的持仓情况……我觉得小苏你还是亲自去问她,才比较清楚。”

苏越点了点头,最后与俩人再讨论了一些投资细节,才各自散去。

然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