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55章 送粮食(2/3)

子挤进来比原来多一倍的人口,可想而知会有各种后果。

不用很长时间,上谷郡就会沦陷。

想到上谷郡沦陷后自己这个太守大人还在上任的路上,李庭岳的牙就更疼了。

根据军情司的情报,鲜卑和匈奴各有十万人马在攻打上谷郡和北平郡各个城池,局势十分复杂。

除此之外,军情司还送来了关于幽州刺史王浚全部资料。

不得不说,军情司在七公主的手里做事越来越周全了,考虑的越来越全面。

王浚,字彭祖,出身太原晋阳王氏,博陵郡公,散骑常侍、右军将军,可谓位高权重。

母亲赵氏,出身贫贱,因勾搭王浚的父亲才生下了他。

所以,幼年时连他父亲都看不起他。

此人性格阴沉,极为记仇,而且因为幼年的遭遇,性格乖张,喜怒无常,非常不好相处。

自己这位顶头上司的为人还真是让人无语。

李庭岳现在面临的问题又多了一个,而且还绕不过去。

看完的密信都被他烧了,一封不剩。

整理了一下思绪,李庭岳迈步出了营帐,他想去看看外面那些流民的情况。

走出营帐,李庭岳带着小七去看流民,结果,却看到了奇怪的一幕。

流民竟然在井然有序的排队领取食物,人数虽多,却没有嘈杂声。

更让他奇怪的是,派发食物的人竟然是苏秀秀。

李庭岳奇怪的看了一眼小七。

这是要把自己架空?还是他们想造反了,另立山头?

小七讪笑:“这几天都是苏姑娘在给流民发食物,主公这几天太忙,这等小事,我们就没有禀报。”

“她从哪弄来的粮食?”

“兄弟们给的呀,很多兄弟在值夜的时候都会顺手打些猎物,就都给了苏姑娘。”

小七一副万事通的样子,把所有能说的,不能说的都说了。

李庭岳点了点头:“明天给流民登记造册,这事你亲自去做。”

往常要是小七听到这样的话,脸色立刻就会苦下来,露出哀求之色。

今日却有些反常。

听到李庭岳的话,他竟然笑了:“主公,这件事苏姑娘已经在做了,明天就能完成。”

小七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但接下来,他的脸就垮了下来。

“明日步行随军,顺便去伙夫营帮忙。”

李庭岳丢下这句话,转身离开了。

既然苏秀秀已经把流民的事承担了下来,他只要装作不知道,默认就可以了。

现在首先麻烦的还是粮食问题。

……

第二天继续赶路。

过了平阳就是常山郡,赵子龙的老家,也是后世的正定。

李庭岳走到这里突然想起以前听过的一个笑话,如果赵云不说常山,而是说正定会怎么样?

想象一下,赵云白马长枪冲到阵前,大喊一声:“吾乃正定赵子龙是也!”

总感觉不如说“常山赵子龙”有霸气。

说正定赵子龙有一种城乡结合部的既视感。

常山自古便是中原的战场,这里属于平原地势,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只有几条大河自东向西奔流而去,还算是不错的险要之地。

可惜,河岸两边皆是平地,河水流速又慢,从哪里都可以平安渡河,并不是一个可以据守之地。

河北自古出响马,太行山中的盗匪更是多如牛毛。

可以说北方一大半的盗匪都在太行山里。

这里山林密布,道路崎岖,易守难攻,更重要的是,山里野兽不缺,即使是冬天,只要会打猎,在这里就不会被饿死。

并州、幽州等地的流民大部分都进太行山当了盗匪。

没当盗匪的,不是因为路途遥远,就是饿死在了半路。

这一日,正在赶路的李庭岳被斥候的一个消息吓了一跳。

前面出现了一股盗匪,人数足有两千,正在赶来,估计再有一个时辰就能碰面。

让斥候奇怪的是,这群盗匪不仅带着武器,还推着一辆辆手推车,车上装满了粮食。

李庭岳现在听不得“粮食”两个字,只要听到了,眼睛就发亮。

没办法,他快要走投无路了。

已经去了好几个郡县,威胁也好,哀求也罢,对方都不开门。

即使李庭岳承诺用一箱子金银来换粮食,对方的哈喇子都要流出来了,但依旧不开。

已经陷入粮食危机的李庭岳已经一连几天都睡不着觉了。

再这样下去,他就要领着这群人在幽州造反了。

“列阵,准备迎敌,通知后面的流民,让他们拉开距离……”

随着李庭岳的话,剑戈兵士立刻开始了行动。

每百人排成一列,排成三列。

这三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