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52节 名正言顺(1/2)

丁黼说到这停了一停,抬眼瞅了瞅刘威,刘威见状于是鼻间冷哼一声算是回应。

于是丁黼又接着道:“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先秦之时,秦皇赢政残暴无道,天理循环之下,有太祖刘邦公顺应天下民心,斩白蛇而起。又战江东项羽,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

接下来丁黼自是哇哩哇啦的用大道理说了个天昏地暗,反正中心思想就一个,那就是如果刘威不称帝,那就必然是名不正,言不顺,办起事来没有一个好的由头和借口。又道这刘威称帝之后的好处有三,第一自是名正言顺,万民归心。这令有所出,自有所止。第二是若成都之战刘威大胜,自可挟大胜之威昭告天下,这大汉才是正统王道。这其三嘛,丁黼却不敢言得详尽,但意思刘威却是猜到了,也不过就是以此来确定成都及西川一地归降之人的身份问题。若是先早之时的情况,刘威要是在成都之战上败亡,那么这些人马上就可以反口道对刘威乃是诈降。而此时,他们却不得不和刘威拴在了一条绳上,就算日后刘威真的败亡,赵宋的朝堂之上自也是容不得他们了。

总之这内里其中的情况可谓是林林总总,刘威也知道丁黼等人的思虑甚详。可现在就算他心理上不接受,但现在已然是既成事实了。

当下刘威感叹道:“文伯啊文伯,吾知汝一心助我。可如此草率行事,日后叫天下万民如何看吾?”

丁黼却道:“陛下,今日陛下已然称帝,自是不可再自称为吾,当呼为朕。”

又道:“陛下仁心仁德,万民自当思得陛下苦心。如若陛下真可实现那‘为民者,耕者有其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幼有所教。’之宏愿,天下百姓万民又会如何看待陛下。”

话已至此,多说无益。

刘威长叹一声,终于安坐在了龙椅之上。

刘威这时总算明白,为什么历史那些刚刚起事造反没几天就称帝的家伙们到底是处在什么一个状态下了。敢情这些就算不想称帝,他手下的读书人们也非要逼得他称帝不可。

这刘威一坐上龙椅,自然就是承认了他的帝王身份。当下刘威就听见身边有一尖细嗓音唱道:“陛下升朝,百官朝觐!”

好嘛,这丁黼他们办事也还真是面面俱到,连现成的太监都给找好了。

随着司礼太监的唱喝,文武百官自然又是一次参拜,当众人行里完毕之后。丁黼呈上了两份奏折,这第一份正是先前他在登基典礼上宣布的开国文告,内里的东西也就是那么回事儿。而这第二份奏折却是对现有的西川文武百官拟订的嘉奖升官折子。刘威大致的看了一下,虽然折子用的是正楷,但有些繁体字还是险险地不认得,但他却看出,这一次是封赏还算勉强,文官基本上都是官升两级,而武将却是连升三级。

鉴于刘威麾下文官众,独缺武将的事实,对武蒋方面的升迁任免刘威还是比较满意的。但他拿着奏折找来找去,却没发现丁黼父子的名字。脑子一转,当即就省悟这父子俩怕是想学搞封神榜姜子牙。

当下刘威将奏折放下,向仍就跪在殿中请罪的丁黼道:“丁爱卿,汝且平身。”

丁黼受命,自然是起身道谢。刘威又道:“朕观此奏章,却见其上无汝父子二人之名,不知文伯做何之想。”

丁黼闻言,急忙抢出一步拜答道:“臣惶恐!臣身负擅越之罪,不敢邀功。”

看到丁黼如此表现,刘威知道这又是演戏的时候了。于是两步走下台来搀扶道:“文伯此话怎讲,爱卿父子乃朕弘股之臣,甚是有功,且不可妄自菲薄。”

谁知道丁黼老奸巨滑,让了一让没让刘威扶起,再道:“陛下曾言:令行禁止,功赏过罚。丁黼之过若不惩罚,何以服众,何以服天下百姓幽幽众口。”

“这……”刘威略为沉吟了一下,心想你这老鬼果然狡猾,不过要跟我玩还是老了点。当下正色道:“如是这样,朕就罚没汝俸禄一年,庭杖二十如何。”

众人一听,这前面的罚没俸禄还算有点谱儿,这后面的庭杖二十可就有些过了。甚至那丁昌一急,抢步出来跪禀道:“微臣愿代父受之庭杖。”

当下又有几人抢将出来,齐齐禀道:“丁大人年事已高,望陛下收回成命。”

刘威冷着脸自由一看,发现众人全都齐齐拜下为丁黼求情,于是他的虚荣心顿时瞬间高涨。面色当即转阴为晴,上前一手一个将丁家父子搀扶起来笑道:“松恒莫急,且起。正如乃父所言,功赏过罚,不罚不足以立信。朕今日罚乃父,是为立信天下尔。而汝愿代父受罚,是谓孝也。只是今日乃朕立国之日,若杖之伤之,何人又可为朕分忧。这庭杖暂且记下,来日可以功抵之。”

众人闻言,皆称善。

接下来自然是刘威准了丁黼上的奏折,由身旁的司礼太监宣读出来。百官各有封赏,众人皆大欢喜,可刘威却筹谋了起来。原来这丁黼所拟的封赏全是按宋制来的,甚至连官位官名都是照搬,如此一来怎能突显出刘威这个大汉国威。

这宋朝的官制是以中央朝廷的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