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53节 中书九部(1/2)

刘威自然知道宋代官员制度的种种不足之处,比如说宰相的权利过大,容易造成宰相专权;掌管三司的长官若互相勾结,必然会形成侵吞国家资产的利益链条;而掌管军需的部门被牢牢控制在文官集团的手中,需要进行军事行动之时往往又是文官为主,武官为辅,造成重文轻武、兵强将弱的不利形式。

但这些东西却不是他应该对这些臣下应该分析的,当下他只是抛出了自己早就拟订好的组阁计划:设立中书省,建五公之爵,分任总理、司徒、司空、太尉、太傅五职。此五公之爵又以五年为一任,士人一生可连两任。五公职下又设长史、长吏、书记、行文、御史五职为辅,人员不限。

中书省下又设九部,分为:兵部、户部、商部、吏部、礼部、刑部、工部、驿部,以及监察部。

这兵、户、吏、礼、刑、工,六部古以有之。若要追述,自可追述到汉光武帝刘秀之时,但这多出来的商部、驿部和监察部却就让人颇费思量了。

商部还好说,顾名思义定是与商业有关。而这驿部,定然与那驿站脱不了干系。想想前朝也有督邮一职,因此也算不得稀罕。到是这监察部,监察监察,定然是行那御史监察百官之职,可刘威前面的中书省里不是已经有了御史一职,此时又搞出一个监察部不知何用。

不过由于今天是被日赶鸭子上架,刘威自然也是没准备好许多说辞。只是简单的介绍了各部门的作用之后,这就颁布了大汉立国之后的第二道圣旨:“既令丁黼为大汉国首任总理,任期五年,钦此!”

(ps:第一道圣旨是为刘威开国之文告也!)

就这么着,在成都的文昌殿,刘威开始了他穿越之后的第一届政府内阁的组建。由于眼下手中可用之人实在太少。因此在中书省的上五职当中只封了总理丁黼,而张士元、丁昌、张昭、刘茂等人也分别任了长史、长吏、书记、吏部侍郎等职。

而紧排在丁黼之下的原成都通判罗诚,刘威也给他了一个吏部尚书的职位。虽然这家伙最近一直没什么表现,但根据张士元的汇报,这罗诚虽然在刘威面前不怎么活跃,但他在进行战备成都的实际工作中却是勤勤恳恳,一丝不苟,责任心甚强。

现在这时候,刘威可是最需要这样光做事、不做声的人。至于王羌、马正两人则甚好安排,王羌虽然有才,但年纪尚轻,因此挂兵部侍郎衔,尚书之位空缺。而马正却是正式封为天威将军,掌管天威骑军。而那已经奔赴剑阁的王连、以及剑阁守将傅松也封了将军,不过两人的封号却是有些怪异:王连为剑门将军、傅松为剑阁将军。

当刘威大封群臣官职之事终于告一段落,这日却是已近中午,正当刘威准备吩咐下人准备宴席之时。却又有一个衣服穿着甚是滑稽的老者从人群中窜了出来,跪地禀道:“启……启……启禀陛下,老汉有事……那个有奏。”

老者才将说完,旁上一人就小声的提醒道:“陛下面前,不可自称为老。你应自称为下臣或微臣。”

刘威定眼一看,却认出这人正是他先前封为工部侍郎的从六品官儿弓长根老汉。当即起身走下台来笑道:“无妨,弓爱卿有何事,且道来。”

“这个……陛下,前日您老传授给我的神物经过老汉……哦,不对,是下臣。这个经过下臣的仔细研究,昨日终于制得一器,这个……想请陛下过目。”

刘威定眼一瞧,这弓长根的穿着虽然和丁黼他们一样是褐色皂袍,但不知怎么地穿到了他身上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只见他不但把前襟别在腰上,甚至把衣袖和裤脚也挽了起来,这模样儿颇有些转着龙袍不像太子的味道。

当下刘威自然是让他呈上所制之物,却见此物正是一把神臂弓,不过却是改良版的。只见弓身之上赫然是两对弓臂。弓长根当下介绍到,这是他们军器监刚刚研究出来的八石强弓。所谓八石,其实是这弓臂每对本是四石,两对相加自然也就是八石了。

刘威将这八石神臂弓取来一看,发现弓长根并没有做出太大的改动,只不过是在原有弓臂的下面多开了一个凹槽,多装了一对弓臂,然后用两对铁质偏心轮组装成了一套往复式的勾连机构。当下急切的问到:“此弓现下射程几何。”

弓长根答道:“若用军中木羽重箭,可达六百余步,不过准头却不好。若用陛下大官人所赐地铁制短箭,只达五百余步,但威力却大得很。”

这弓长根边上的一名中年之人听闻他居然喊出了“陛下大官人”这等亵du圣威之语,当下气得就要出声呵斥,但刘威听闻得此强弓之后已然大喜过望,当下连道无妨无妨。即命弓长根率军器监加紧对现有库存的神臂弓进行改进,并且再要求军中匠人即日起按照他那铁质长猎箭的样式锻造专门用于八石强弓的箭矢。

正当刘威处理完此事之后心情大好,准备命人开席吃喝一番的时候,谁知道那个先前准备训斥弓长根之人却跳了出来道:“启禀陛下!臣吴启冰有奏。”

“准!”刘威有些好奇,莫不是此人准备弹劾弓长根用语不雅,有失体统吧。当即急忙在脑中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