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一章 在外的活动 2(3/4)

看重他们,仅仅派出了大约60架而已,这是第二梯队明显不能接受的数字,立即有6架战机从侧面咬上了联军机群,几乎没有时间上的间隔;不得已,联军又分出10架战机前去攻击,而就在联军分出第四批战机前去拦截的同时,中方的第三拦截梯队出现了,第一飞行团的12架战机咬上了正在滚滚向前涌动的敌军机群,并且一开始就是24枚导弹的超视距攻击,联军简直要被气坏了,又分出20多架战机进行反拦截。

至此,中国拦截机群已经几乎全部派出,而为了实现自己的战役目的,联军也分出了140多架战斗机实施反拦截,战线已经拉得很开,虽然联军的机群依然庞大,但是已经成为一个“前窄后粗”的前进线条了,预警飞机也远远的落在了后面,其中在整个机群中部的轰炸机,已经失去了有效的防护。中方的指挥系统也同样出现问题,整个航空师被分成了多个战斗小区,几百公里外的预警飞机难以尽数照顾,几支拦截梯度先后投入战斗,使得空战空域一片混乱。整体来说,中国战机在外围,联军机群在内,而就在此时,中方投入了最后一支拦截部队,趁着联军的队形被拉开的瞬间,从战区的北部突然突入了,直接扑上了已经显得非常薄弱的联军中线地区,置其先锋机群于不顾,而目标就是庞大的轰炸机群!瞬间的阵型缺陷,使得联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有些笨拙的轰炸机队,在第一次超视距攻击中,就有十几架中弹,并有数架空中爆炸,加上几架战斗机的折损,使得本已薄弱的北侧更加薄弱,根本挡不住中国高速战机的冲击。原本联军就比较担心中方会从北面突袭,但是由于北部空域狭窄,不能展开大机群作战,而南部不仅从进攻还是防守上都非常适合,故而大量战斗机被配置在南部,而北方的战斗机在第一梯队的攻击中就损失惨重,而且为了及时应付中国的第一梯队,已经派出了几乎全部力量,还没有来得及进行调整,就受到接二连三的攻击,尤其是北部的重兵突袭!

空中战斗,讲究的是时间,机会稍纵即逝,成败往往在瞬间决定,前方大门洞开的中方突袭机群,也不管对方摆什么阵势或者有什么埋伏了,直接向轰炸机群冲去,第二次导弹攻击已经展开,接着就是第三次,数十架轰炸机由于指挥的不及时,很快被大部击落,或者被击伤,虽然还有零星的轰炸机侥幸躲过了攻击,但是战役目标已经落空了大半。就在联军的战斗机呼啸着赶过来之前,几乎毫发无损的突袭机群已经打了个对穿,突进到了联军的南部空域,并于第二和第三拦截梯队连成一片,组成了空战的南部战区!这时候,空中形势已经明朗起来,占据数量优势的联军战斗机与中国战斗机进行了激烈的对攻,联军在中部,中方被分成了两个作战集团,展开了东南亚第二次大空战的北方空域激战!

根据林*在事后向某些人的叙述说,当他看到上百架敌机在显示屏上晃过的时候,兴奋得直想跳起来,可是当看到50架左右的敌机向他们扑来的时候,几乎就吓晕了过去,第一个反应就是掉头就跑,脱离战区,但是战友们不讲义气,没有一点儿战友情谊,还没等他跑到安全区域,就发现团长孟海波紧紧跟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团长还把大批敌人也引了过来,前面是中立国的领空,他们不好意思骚扰人家,因为这时候许多人应该还在梦中呢,只好继续沿着海岸线转了个大弯,但是没没有把对手甩掉,反倒是越聚越多,成了他们在外,联军在内了。本来林*想一直跑回基地,但是转错了方向,被敌人阻挡在泰国一方了,根本就逃不回去了,没办法,“只好拼了”!没人相信他说的这些鬼话,要知道即使他跑了,他们团长可是不能也跟着跑的,人家可不能向他们这些毛头小伙子一样不讲规矩,没有足够的军人风度!

假如说整个北方空战,中方战机像一群浪鲨对联军进行围攻的话,那么,在北部战线上,第一梯队也是采用了这个战术,原来的两个机群重兵对垒的情况,经过了有意的“大逃亡”,已经成了联军在内,他们在外的布局了,其中第二飞行团在泰国人的东面,第三飞行团在泰国人的西面,形成夹击之势。按照战前的设想,第一梯队拦截机群,由于对敌人打击太重,拥有优势兵力的敌人势必不会放过他们,当然,万一对方不予追击,那么这些战机还可以对联军的后续梯队进行攻击。

而事实上,最惹联军生气的确实是这个梯队,“格杀令”已经下达,最优秀的泰国飞行团队负责消灭这伙“残忍”的敌人,以2比1的数量优势完全的“绞杀”他们!第三飞行团还没有和泰国人交过手,开战至今也从来没有和欧洲战机动过手,不过据说,泰国的战机有相当部分是从美国引进来的,而且据说在某些性能上比不上另一个东南亚国家的进口战机,因此也可以说是并不陌生。而如今他们面对的这些先进战机,一部分是欧洲出口型先进战机,另一部分是美国的出口型先进战机,如果不是对手太多,大家根本就不用费什么心思,像人家空一师和空二师那样,堂堂正正的作战了!而如果不是大家的机载弹药已经不多了,也不会过分的吝惜弹药,要知道,50架敌机,全部干掉,至少需要50枚导弹,百发百中,练靶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