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章 初至闽州(1/2)

乘船向来是一件浪漫的事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千里江陵一日还。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写江河湖的居多,写海的就有点少了。而且在写海的诗词中,还多是站在岸上望洋兴叹△显在甲板船舱里写成的诗篇……沈其音一时间竟想不出几首来。

沈其音觉得,这还是和地理有关,中国是个大陆国家,诗人们乘海船航行的机会太少◆是换到地中亥,不知能流传下多少咏海的名篇。

站在船头望着大海,没有顺口的诗句可以吟诵,总觉得有些不够尽兴。

如果伸开双臂,大喊一句:“i’tekigfterld!”

哪怕不被当成反贼抓起来,也会被人认为是疯癫有病吧……

而这种文科生的烦恼,理科生就注定无法理解了。

瞧瞧窦静阁,上了船以后就四处乱晃,看看这个,摸摸那个,有时候还用步子或手臂去丈量,专注得很。

之前做航拟时,他只从蒋成济那里得到了一些数字,并没有实际观察过成国战船♀一次有了机会,他是一定要过过瘾的。

和窦静阁一样尽兴过瘾的还有宋思珞。

宋思珞是第一次见到海,她站在甲板上,望着红尽头,幽幽地唱起歌来◎其羽在这个时候居然也拿出琴来伴奏,实在是个称职的乐师。

和这些悠闲的游客不同,临时征召上来的慰问团演员们可就辛苦了。阿蓝抄起了小皮鞭,化身成周扒皮,每时每刻都在督促他们排练。

不过这时候的演艺圈,都是从苦日子里熬过来的,挣的就是这份辛苦钱,所以大家也没有什么怨言≠看看这阿蓝姑娘,自己明明晕船,还带病坚持上岗,也是不容易啊!

当沈其音看到脸色苍白,脚底打晃的阿蓝,眼神幽怨地问她要说书的书稿时,她的悠闲时光也就到头了。

写书稿的时候,窦静阁找了过来,要和她聊一聊东西方船舶的优劣特点。

窦静阁还没走,陈有年又来了,问要不要在船上就开始育种培苗,这样到了地头就能直接种下去。

这件事情还没定下来,此行领队的水师将军叶良又派人相请,说是想请教一下航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唉,这才放松了几个时辰?沈其音忽然有点怀念起寒暑假来。

蒋成济说得对啊,自己揽下来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次去闽州可要小心一点,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即可,千万别再惹上什么别的麻烦了。

船上忙碌不停,合风平浪静。就这样航行了三日,船队抵达了永安港。

放眼望去,永安县城几乎就是一个小了一圈的楚县翻版∴似的格局,大同小异的建筑风格,走在街上,也不会在行人眼中看到什么恐慌。

作为闽州治所,又是临海城市,永安县并没有在此次旱灾中受到太严重的损失。而沈其音相信,出城往北,向内陆进发,情况一定会大不相同。

下船之后,沈其音让其他人先去客栈安顿,而她则和窦静阁一道赶往城内的闽州府衙。跟之前说好的一样,王鹤就在府衙之中办公。和他在一起的,还有闽州知府俞乔。

王鹤此时忙于公务,并没有和沈其音多聊』是让俞乔派人接收那十万斤红薯,预备车队≈问了沈其音所住的客栈,说好放衙后再去客栈找她详谈。

而旁边的俞乔,只在沈其音进门时打量了几眼,就又继续埋身于案牍之中,一句多余的话都没说。

沈其音本还想问问那假钦差的事情,可看着府衙中进进出出的书吏,越堆越多的公文,便只好暂时收起了好奇心。跟钦差和知府大人问个安,就迅速离开了府衙。

直到这时,沈其音才切身感受到了,闽州与逸的不同之处。

回到客栈,时间还不到午时。而整座客栈之中,除了沈其音一行的二十多人,并没有见到多少其他客人。而到了午饭时分,客栈提供的饭菜也十分简单,实在不像是永安县最大最好的客栈能端出来的。

客栈的掌柜点头哈腰,再三抱歉,强调这是受灾之故,并非有意慢待◎其音自然不是那无理取闹之辈,只是随口问了一下城中情况,便谢过掌柜,老老实实地享用这顿单调的午餐。

饭桌上,除了阿蓝感慨几句以外,其他人都没说什么。和船上的伙食比起来,这里已经算是不错了。

“沈姐姐,吃完饭我们去城里逛一逛如何?”

坐在沈其音旁边的宋思珞小声说道。

“怎么,你想找点好吃的?”

沈其音以为是饭菜不合口味的缘故』想到宋思珞摇摇头,说道:

“那倒不是。离开京城以后,一直没什么自由≮楚的时候,哪怕出了院子,也是困在东云楼里演出≈在来了永安,终于有时间可以四处逛逛了,这么难得的机会,我怎么能错过呢?”

这个心酸的理由让沈其音无法拒绝‰着王鹤约的是放衙以后来客栈相谈,那之前还有不少时间,便点头同意了。

其实说起来,沈其音也从未在这个时空里好好地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